AN_Na's blog

到達布爾奧,在當地語言裡又叫Burao,是索馬里蘭第二大的城市,說是城市,在飛機上俯瞰,不過是河岸兩旁聚集的一些房子而已。我們所在的醫院是無國界醫生與當地的公立醫療部門合作的,無國界醫生雇用一部分員工,政府醫院保留原來的員工數目不變,無國界醫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包括藥物,醫療器材,食物,員工培訓等等)。醫院是當地最大的綜合性公立醫院,我所在的婦産科病房共有36張病床,病床經常爆滿,最擁擠時有一部分病人只能躺在地上。
在非洲,稀缺血型是O型,無論Rh(+),還是Rh(-),都極為少見。趕上病人出血,血庫沒有血,那簡直就是噩夢一般的情景。 是的,噩夢。 又是胎盤早剝的病人,血色素五點六克,懷孕了三次,生產了兩次,沒有寶寶存活,一般情況暫時很穩定。O(+),血庫沒血。母親年紀太大,沒法獻血,丈夫血型不合。親戚們正在路上,不過來醫院路上要花至少四小時。 沒血,施手術還是不施?施手術,病人有可能因為出血死在手術臺上;不施,還是死。
快下班了,換好衣服,背好書包準備撤退,結果在下班時間剛好過一分的時候,助產士跑來遞給我一張小薄紙片,上面潦草的寫了很多字,我瞟了一眼,二話沒說就沖到產房裡。為什麼?因為紙上赫然寫著「臍帶脫垂」。
在塞拉里昂,有不同的非政府組織參與援助,每個組織的側重點都不盡相同,這樣有效的節約了資源,杜絕資源的重複浪費。 比如,我們的產科病房,主要負責產科合併症,高危妊娠的治療和救助,如果接診了不屬於救助範圍內的病人該怎麼辦呢?醫院和很多非政府組織,政府醫院都有良好的合作關係,如果遇到符合條件的病人,聯繫後,會把她們送到負責治療的相關機構去。 比如,在這裡,常見的一種產科併發症是產科瘺管病。
無國界醫生的宗旨不僅僅是幫助缺乏醫療資源的國家或地區度過迫在眉睫的難關,更為理想的是,在緊急救援過程中,能夠給當地員工帶來接受有系統培訓的機會,讓他們的工作能力,知識水準得到提升,最好的結果是,在無國界醫生撤離之後,整個項目能夠在當地員工的共同努力之下繼續運轉下去,這樣才實現良性的迴圈。
現在終於體會到劉鎮鯤醫生(來自台灣的志願人員,曾多次參與救援項目,任職麻醉科醫生)在博客裡說的「身心俱疲」是什麼感覺。經歷了死亡,傳染病等等考驗和磨難之後,經歷了如此繁重而艱辛的工作之後,如果你還能保持一顆強大的內心,那麼恭喜你,你真的不是一般人。本來我覺得自己能渡過這最難熬的幾周,可是事實證明,自己還是不夠強大,不夠冷靜,對很多事情不能淡然處之。我的心情就像是坐過山車一樣,不停起起伏伏,想想自己都三十歲的人了,老大不小的年紀居然還是不淡定,這麼多年真是白活了。
每次,因為種種原因要做子宮切除的時候,要提前問問麻醉科護士,這個媽媽有幾個孩子啊?要是就一個或者兩個,我們做醫生的會盡一切努力,保留住子宮。為什麼呢? 因為在塞拉里昂的文化裡,做女性最為重要的一點是能生育孩子,而且愈多愈好,如果一個姑娘知道自己沒有了子宮,或者因為其他的一些原因不能生育,她們會被整個社群所拋棄,因此,在知情後,有的時候她們甚至寧願選擇死亡。為什麼呢?
三個月之後,終於開始想家。想念我的小祖宗,想念胖胖臉,這思念來的突如其來,卻怎麼也揮之不去。開始想念有人愛,有人惦念,有人關心的感覺。
有人說,相逢便意味著離別。 項目裡,每過幾天,就會有人結束任務,離開;同時也會有新的人來到。如果你是只久經考驗的「老鳥」,你會非常習慣這一切,因為,相遇和離開,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可是,有的時候,還是很難控制自己的感情,因為,離開的人,已經是你生活的一部分。雖然總是說:希望再相遇。可你清醒地知道,在這幾個月之後,幾乎不可能再相遇。人海茫茫,這個人,就此消失在我們這個嘈雜,繁忙,十幾億人共同生活的地球上。 每次相遇,都是緣份,一定要珍惜再珍惜。
Subscribe to RSS - AN_Na's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