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3 | 在利比亞西部的港口城市米蘇拉塔(Mistrata),一切看似回復正常。自反政府派系重新奪回米蘇拉塔後,船隻定期由反政府派系認定的首都班加西(Benghazi)的東部城市運來物資,店鋪亦恢復營業。被圍困近三個月後,米蘇拉塔市中心的衝突已經結束。前線已退後至城外。儘管該區的情況較無國界醫生首支隊伍,於四月十八日抵達時已經有所轉變,但附近的炸彈襲擊依然持續,並造成大批受害者。於六月十日,在城市西部發生的激烈衝突導致一百五十人受傷,其中五十一人傷勢嚴重。於襲擊當日,在卡蘇爾艾哈邁(Kasr Ahmed)醫院工作的無國界醫生外科隊伍治療了三十三名來自達夫亞(Dafnya)的病人。其他傷者在市內的創傷醫院──艾爾希克邁(Al Hikma)醫院和阿巴德(Abbad)醫院接受治療。長達數月的圍困造成巨大破壞,其中一個中央藥庫,只剩下頹垣敗瓦。然而,市內仍然有醫療設施和基礎設施。當地有非常特定的醫療需要,例如以救護車轉介病人的系統混亂,傷病往往由缺乏適當醫療支援的一般車輛送到醫院。為應對這些問題,無國界醫生在靠近前線,具有較先進設備的醫療站,與利比亞的醫療隊伍合作,為需要轉介到醫院的傷者先穩定傷勢。具體而言,包括提升醫療站的醫療設備、培訓員工為傷者穩定情況,以及配備救護車和無線電通訊設備。
6-23 | 歐盟理事會計劃星期五再次就入境者問題進行討論,無國界醫生譴責意大利和利比亞國家過渡委員會於六月十七日簽訂的雙邊協議(備忘錄)條文。這份協議旨在透過兩國互相支援和合作打擊非法入境,尤其在遣返非法入境者方面。對於有參與利比亞衝突的國家,在戰事仍然進行期間採取這樣的措施,無國界醫生表示震驚。其次,從利比亞乘船抵達的入境者,是為了逃離暴力衝突,他們需要國際庇護。將這些入境者遣返或強迫他們乘船返回利比亞,可能構成違反國際法不被遣返戰區的原則。無國界醫生希望指出有份參與戰事的歐洲國家所採取雙重標準,以及有關協議的矛盾。一個國家以保護別國平民為由而進行轟炸,但同時卻將該國的受害者遣返戰區,這是令人難以接受的。無國界醫生總幹事施托康(Christopher STOKES)說:「這份協議要人們再次陷入衝突的危險中,如同將他們判處死刑。」在二零零九年,無國界醫生對利比亞和意大利簽訂的「友好條約」表示關注,因為這條約容許強制遣返入境者。無國界醫生現在可看到,這類協議為在衝突爆發前,嘗試逃往意大利但不成功的人,所帶來嚴重後果。
6-17 | 陷於肯尼亞(Kenya)東北部的沙漠裡,被延綿不斷的沙土和矮樹叢林所包圍,三萬人正在烈日下的臨時居所內過活。這些家庭從八十公里外的鄰國索馬里(Somalia)跨越邊境過來,前往達達阿布(Dadaab)難民營。可是,達達阿布的三個難民營都已經爆滿,他們再沒有棲身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