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日後應對疫情,不能再孤立長者和弱勢社群

香港經歷2019冠狀病毒病第五波感染,其規模和嚴重程度令長者和弱勢群體變得孤立無援,他們的醫療和心理健康需求被忽視。在 3 月初的高峰期,本地總共有超過 70,000 宗 Omicron 感染個案,當中未接種疫苗的長者死亡數字甚高,惹起關注。

為應對醫療體系外這些弱勢群體的需求,自3 月開始,無國界醫生與香港社區組織協會 (SoCO) 和思邈健康(Shoebill Healthcare)合作,在深水埗,其中一個Omicron感染個案急升的地區開展一系列疫苗接種項目。項目幫助長者、無家者和基層人士,為他們提供免費醫療諮詢、健康教育和疫苗接種,防止他們受到嚴重的2019冠狀病毒病感染。

疫情大流行期間,我發現社會最迫切的問題包括喪失社交和被孤立。不少長者失去自理能力,如果他們本身患有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情況便會更差。有位病人告訴我,他以前經常獨自從葵涌散步至尖沙咀,可是現在他記不起路線,也不知道怎樣乘搭港鐵。

- 程德君醫生, 無國界醫生

程醫生參與了我們的疫苗接種項目。在醫療諮詢期間,有位獨居婆婆表示擔心其類風濕關節炎的病情。自第五波疫情爆發以來,她都不能前往醫院覆診。程醫生道:「因為手頭資料不足,我們無法就此提供醫療建議,但婆婆還是很感激我們,說自己終於有機會與他人交談。我們談到她家鄉的逸事。我覺得對話有助建立互信,促進彼此的關係。」

居家長者也是公眾容易忽略的群體。為協助住在深水埗的居家長者,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幹事連瑋翹也遇上不少挑戰。

「他們的社交圈子很小,難以獲取最新的醫療資訊,亦無法負擔私家診所的診金。因此,他們一旦確診,往往只能向社工求助。最吃力的是他們問及醫療相關的事項,例如何謂嚴重受感染症狀,或者應該要吃甚麼藥。我記得有一次,我嘗試用電話教導一名獨居長者使用快速抗原檢測試劑,但他用棉花棒塞進鼻孔時,意外流鼻血。我很擔心他,但當下實在無能為力。如果有醫護能做家訪,情況可能完全不一樣。」

連又補充:「經歷自2020年至今的疫情,我深感針對低收入人士和弱勢社群的地區醫療系統十分重要。它形同保護網,能夠及時為他們提供適切治療。作為社工,我很榮幸能夠服務最弱勢的社群,我和同事都為此自豪,但我們不希望我們是他們日後唯一能求助的對象。」

程醫生續道,我們必須從今次疫情汲取經驗,更全面、廣泛地應用有效資源:「若日後再次爆發疫情,我們可以參考現在無國界醫生的應對工作,同時提供免費的醫療諮詢和疫苗接種服務,以及即場向弱勢社群提供其他社福支援。」

無國界醫生在香港的團隊與多個組織合作,一直聚焦在2019冠狀病毒病第五波感染當中最容易受到嚴重感染和死亡的長者群體。其他弱勢社群,例如低收入家庭以及由於語言障礙,難以找到可靠醫療和健康資訊的人,例如外籍家庭傭工也是我們優先考慮的群體。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應對技巧是我們這項服務的一部分。

 

 

 
   

地點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