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

20多歲的羅興亞青年胡貝布(Hubaib)曾是一位立志在若開邦成為律師的學生。現在他身處孟加拉的科克斯巴扎爾(Cox's Bazar),成為無國界醫生的義工。胡貝布和無數羅興亞人一樣,過去五年都在這所世界上最大的難民營中掙扎求存。 我在橡膠園(Rubber Garden)遇見他,而那裏是無國界醫生在科克斯巴扎爾開設的九所設施之一。當時胡貝布和其他羅興亞義工分享其族群在難民營內遇到的挑戰,可惜的是全球對這場危機的關注卻逐漸減少。這群無國界醫生義工一直支援健康推廣活動,並且蒐集目前難民營內需求的資訊。 我所屬的無國界醫生代表團還有來自澳洲和日本的同事,我們都從羅興亞義工的發言裏,聆聽到他們的想法...
根據國際法,羅興亞人被視為「無國籍」,但這代表甚麼意思? 無國界醫生人道事務統籌巴克(Gina Bark)解釋了無國籍的概念及其對個人的意義。 無國籍人士是指不被任何國家的法律承認為公民的人 。他們不屬於任何國家,不被視為任何國家的國民,沒有任何法律保障,以及基本權利被剝奪。他們也無權享有與公民身分相關的任何權利,這包括幾乎所有的基本和日常活動、教育、醫療、就業、住屋,甚至婚姻、行動自由和政治參與。 試想想你的日常生活,這些其實都是我們每天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亦是生活基本。想像一下,你無法送孩子上學、不能開立銀行帳戶、無權求職 和工作、不能尋求醫療護理、無法租賃或擁有房屋。...
無國界醫生與5位住在孟加拉科克斯巴扎爾(Cox’s Bazar)難民營的羅興亞人對談,了解過去5年他們如何看待被迫離開緬甸後流離失所的生活。他們分別為5歲、15歲、25歲、45歲和65歲,代表三代活在難民營內的羅興亞人,而他們亦是無國界醫生現時或以往的病人。 5 - 我渴望和平 「我們從緬甸的家鄉逃走時,我的雙胞胎女兒─安琪思(Ankis)和芭哈兒(Bahar),都還只是6個月大的嬰兒。我帶著她們逃跑,當時除了身上的衣服,甚麼都沒帶。」 殺戮行動開始後,我們無法再待在緬甸,我們必須自救。軍方殘忍地殺害羅興亞人,並燒毀他們的房子。 甚至在我們2017年離開前的兩年,年輕人就會被抓走和虐待。...
過去30年,我的工作一直圍繞緊急情況和人道危機。然而,當我置身孟加拉科克斯巴扎爾(Cox’s Bazar)這個現時世上最大難民營內的「山上醫院」,頓時被這個臨時設施的龐大規模震懾。脆弱的竹棚和膠棚裏擠滿了人,外面被長達數公里的鐵絲網包圍。 緬甸軍方展開殘酷的暴力行動至今已五年,此際我想起一位帶著六個小孩的羅興亞人母親。她說:「軍隊殘忍地殺害羅興亞人,燒毀我們的房屋……現在我們都住在難民營裏。這五年的生活過得真苦……」 羅興亞人活在苦難之中:他們在緬甸遭到迫害;在孟加拉遭到圍堵拘禁;在馬來西亞等地遭到販運並成為非法移民。他們的慘況,很快地變得猶如一個無人願意把它移離爐火的壓力鍋,...
10月22日凌晨,一群武裝分子攻擊了羅興亞營地的居民,其暴力程度是自四年前數十萬難民抵達孟加拉科克斯巴扎爾(Cox’s Bazar)以來,前所未見。除了26名傷者外,還有3具屍體被送往無國界醫生的設施,以及一名入院後不久便死亡的傷者。當地政府指出,這起暴力事件共造成7人死亡。據稱,攻擊者為一個活躍於難民營內的武裝團體。由於與日俱增的不安全感,這起新的暴力事件加劇了居住在該地區的所有難民的恐懼。 「我聽到一片吵雜聲和槍聲,所以我去穆斯林學校接我的兄弟,並帶他們回家。他們只有8歲和9歲大,那裡不安全。當我們走在回家的路上時,一群人用棍棒、刀和槍襲擊我們。」20歲的阿瓦斯*(Awas)...
欽貌(Khin Maung)是羅興亞人,今年26歲。2017年,他在緬甸的村莊遭到軍隊攻擊,自此便一直以難民身分生活。 我們在孟加拉留得愈久,羅興亞問題便愈可能從國際議程上消失。 我們最初到達難民營——在孟加拉考克斯巴紮爾眾多難民營的其中一個——我還以為可以在兩、三個月後回到緬甸的家。那時我們仍有一些鄰居留在緬甸,村莊仍未遭到破壞。我們的營地非常接近兩國邊境,所以要回去也很容易。 但那是四年前的事。我的房子早已不復存在,燒成灰燼。 如果有人叫我現在回國,我會覺得他們瘋了—現在根本沒有辦法回國。當然我們沒有合法方式回去,只能循非法途徑返國。我們需要合適的解決方案,一項合理而公正的解決方案,...
約有 90 萬難民居住的孟加拉科克斯巴扎爾( Cox's Bazar )難民營在 3 月 22 日發生大火。根據聯合國估計,約 15 人在這場大火中失去生命, 560 人受傷,多達 10,000 個家庭(逾 45,000 人)流離失所,但最終數字仍未確定。 無國界醫生巴魯卡里( Balukhali )診所在今次火災被完全燒毀。所幸的是,所有患者和員工在火勢加劇前撤離。火災後,無國界醫生治療了 11 名在庫圖巴朗醫院( Kutupalong hospital )和營地內山上的一所醫院內因火災而受傷的傷者。 在過去幾個月,營內已發生數次火災,令居住於此的羅興亞難民安危不保。...
羅興亞難民法魯克(Faruk)住在孟加拉科克斯巴扎爾(Cox’s Bazar)營地。他說: 「沒有人想做難民,這裡的生活不易過。我們每天都像過著監獄般的生活,不能離開難民營範圍,要得到特別批准或有特殊情況才能獲准離開,例如出外求醫或出現緊急情況。」 他續道:「我有時會咬自己,看看還有沒有感覺,也試過自殺。」 在過去三年,科克斯巴扎爾的羅興亞難民都活在極為擠迫的難民營內。他們對未來感到絕望,加上沒有合法身份,導致心理健康受到影響。2019冠狀病毒病大流行為他們的生活增加了更多限制和壓力。除了疫症大流行,難民營內的生活沒有任何改善跡象。為了解決過度擠逼的問題,營地重新安置部分難民,...
「在難民營生活的日子非常難熬,空間狹小且沒有可以給小孩玩的地方。」希迪格(Abu Siddik)告訴我們,他住在孟加拉東南海岸科克斯巴扎爾(Cox’s Bazar)區的一個難民營,在這僅26平方公里大的土地上,擠滿了86萬羅興亞難民。 「家裡的房子被燒毀,是我離開緬甸的原因。他們不僅虐殺羅興亞人 ,還折磨我們的婦女。生活充滿危險。」 希迪格敘述的場景,是緬甸安全部隊自2017年8月所展開的「清剿行動」,這一系列行動迫使超過70萬名羅興亞人離開若開(Rakhine)邦,穿越邊境前往孟加拉;而在此之前已有20多萬羅興亞人為逃離暴力而先行逃至該國。 動身逃難以前,許多人都曾親身經歷或目睹親友被殺害...
梅吞(Metun,化名)是羅興亞難民,目前身在孟加拉科克斯巴扎爾(Cox’s Bazar)庫圖帕朗-巴魯卡里(Kutupalong-Balukhali)難民營。他之前住在緬甸若開邦(Rakhine),在當地的非政府組織工作;現時他在科克斯巴扎爾那些雜亂無章地擴展的難民營中,為非政府組織擔任義工。他跟無國界醫生分享他的希望和恐懼。 「到現在我還清楚記得那一天——2017年9月11日,我、妻子和四名子女逃到孟加拉。」 在若開邦時,我們經常受到威脅。與緬甸相比,孟加拉仍是天堂。 可是這裡的環境很不人道。你只能留在一個小房間,與別人共用廁所,還要住在一張塑膠布下,沒有任何通風系統。你不可以去任何地方...
Subscribe to RSS - 孟加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