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

2017 年,緬甸軍方在緬甸西南部若開邦 (Rakhine state)對羅興亞這少數民族發動暴力行動,超過 70 萬羅興亞人逃離該國,當中大部分前往鄰國孟加拉避難。從那時起,三位羅興亞攝影師在世界上最大的難民營──孟加拉科克斯巴扎爾(Cox’s Bazar)記錄人們的日常生活,而無國界醫生團隊在營內提供醫療護理。七年後的今天,一群羅興亞攝影師與無國界醫生合作製作了這攝影集,並繼續見證和記錄羅興亞難民在科克斯巴扎爾難民營所面對的絕望生活。
由無國界醫生、西班牙巴塞隆納的Noon Films和英國倫敦的Presence聯合製作的動畫電影《怒海茫茫》在國際間獲得認可和讚譽。最近《怒海茫茫》贏得兩大重要獎項,肯定了影片在全球電影界的影響力,也讓電影界和人道主義更息息相關。 《怒海茫茫》榮獲羅馬英雄國際電影節(Hero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的最佳國際短片和阿斯圖里亞斯社會電影與人權節(Festival for Social Cinema and Human Rights, Asturias)第四屆卡斯蒂略獎(Chema Castiello Award)的最佳短片,讓影片深富社會意義,...
過去兩個月,新一輪戰鬥席捲緬甸。 無國界醫生正在撣邦(Shan)、克欽邦(Kachin)和若開邦(Rakhine)提供醫療人道援助,目睹醫療設施遭到破壞或廢棄,數十萬新流離失所者試圖逃離避難所。 去年11 月 13 日,若開邦衝突重新爆發,長達一年的非正式停火被打破。 自此之後,嚴格的行動限制使得無國界醫生無法營運 25 間流動診所中的任何一間,這些診所每週約進行 1,500 次病人診症。 在過去的9周裏,儘管我們試圖尋找解決這些障礙的辦法,例如提供電訊遠程診症連繫病人和醫生,但組織的社區健康人員是少數能夠直接接觸我們病人的人。 身處敏比亞(Min Bya)的昂昂(Aung Aung;化名...
孟加拉科克斯巴扎爾(Cox’s Bazar)是世界上最大的難民營,無國界醫生與羅興亞社區合作,一同見證羅興亞人的挑戰、經歷和生存境況。在羅興亞人逃離緬甸的第6年,有些病人正面對艱困的心理健康狀況。孟加拉科克斯巴扎爾(Cox’s Bazar)是世界上最大的難民營,無國界醫生與羅興亞社區合作,一同見證羅興亞人的挑戰、經歷和生存境況。在羅興亞人逃離緬甸的第6年,有些病人正面對艱困的心理健康狀況。透過共同創作和故事分享,不僅幫助羅興亞人傳承其文化,也具有心理治療效果。 在孟加拉科克斯巴扎爾庫圖巴朗(Kutupalong)難民營內,無國界醫生的醫療設施後院有一塊木板,板上有棵「竹藤樹」正慢慢成形。...
6年前,羅興亞人從緬甸逃往孟加拉,規模屬史無前例;6年後,這世上最大的難民營仍存在迫切醫療需要,但所提供的護理卻越來越少。在現時全球各地正經歷多場大規模人道危機的背景下,為這100萬名無國籍人士提供人道援助所分配的國際資金,每年面對的壓力都逐漸增多。羅興亞人沒有合法身份,不能以合法工作維持自己和一家生計,所以幾乎只能完全依靠人道主義援助生活,情況令人極為擔憂。儘管無國界醫生是難民營內其中一個最大提供醫療護理的組織,但組織在一些地區的服務能力已達極限,因此我們不得不收緊入院準則,以應對求診病人的龐大醫療需求。 大逃難六年後:「臨時」狀態仍持續 2017 年 8 月,緬甸軍方在緬甸西北部的若開邦...
居於實兌(Sittwe)的無國界醫生社區健康人員道努(Daw Nu)表示:「穆查肆虐緬甸後,我居住的營地85%已淪為廢墟。所有茅屋這類的房子都被摧毀,而這些居民急需緊急援助,因他們已無處安身。」 5月中,五級氣旋穆查登陸緬甸,暴雨加上時速每小時280公里的強風將道努的房子摧毀。這是若開邦和該國西北部十多年來遭受最大的一次熱帶氣旋襲擊。 多重限制致延遲應對 儘管這場災難規模巨大,但兩個多月以來,為應對龐大的災民需求而擴大規模的應急工作尚未展開。 由於軍方施加限制,只允許展開氣旋來襲前的常規工作,並禁止擴大專門應對氣旋的行動規模,因此人道救援工作處於停滯狀態。限制事項包括大規模分發救濟物品,...
於今年的世界難民日,四名因受暴力而被迫逃離緬甸的羅興亞難民,向無國界醫生分享他們的故事。 這些故事展現他們非凡的堅韌和力量,以及馬來西亞當地人如何幫助他們度過艱難時期。 36歲的巴卡爾(Abu Bakkar) 來自緬甸的36歲羅興亞難民巴卡爾(Abu Bakkar)分享了他的歷程,以及於2013年抵達馬來西亞後面對的困難。他說,最初幾個月的生活很艱難,因為他無法找到購買必需品的地方,也無法適應文化差異。然而,在當地社區的幫助下,巴卡爾一一克服這些挑戰。 他感激地表示:「最後,我逐漸在我居住的社區成為好鄰居。當地社區常給予幫助,他們會提供膳食,真的很好。」 他說他並未選擇成為難民,...
無國界醫生知悉有一艘或多艘船隻在馬來西亞水域附近漂浮,船上載有約160名難民,而他們很有可能是羅興亞人。據報船上有人因缺乏食物或食水而死亡。雖然無國界醫生目前未有任何關於船上人士具體醫療需要的資料,但由於已有呈報的死亡個案,我們認為很可能需要提供緊急醫療援助。 組織呼籲新任馬來西亞政府,立即批准因受區域人道危機影響而逃亡以尋求安全的難民安全上岸,同時必須確保難民上岸後受到保護,以及能獲得醫療護理和其他支援服務。 讓羅興亞人安全登岸可以防止人命損失。他們幾十年來均不獲承認其緬甸公民身份,早已飽受創傷、衝突和歧視的積累影響。此外,羅興亞人在緬甸和其他庇護國都遭受針對性的暴力。...
無國界醫生與5位住在孟加拉科克斯巴扎爾(Cox’s Bazar)難民營的羅興亞人對談,了解過去5年他們如何看待被迫離開緬甸後流離失所的生活。他們分別為5歲、15歲、25歲、45歲和65歲,代表三代活在難民營內的羅興亞人,而他們亦是無國界醫生現時或以往的病人。 5 - 我渴望和平 「我們從緬甸的家鄉逃走時,我的雙胞胎女兒─安琪思(Ankis)和芭哈兒(Bahar),都還只是6個月大的嬰兒。我帶著她們逃跑,當時除了身上的衣服,甚麼都沒帶。」 殺戮行動開始後,我們無法再待在緬甸,我們必須自救。軍方殘忍地殺害羅興亞人,並燒毀他們的房子。 甚至在我們2017年離開前的兩年,年輕人就會被抓走和虐待。...
2012年,羅興亞與若開(Rakhine)族群爆發暴力衝突,佐里娜(Zaw Rina)在包多鎮(Pauktaw town)的家園遭到焚毀,被迫和家人逃到阿諾葉(Ah Nauk Ywe)的一所難民營,該營位處若開邦西部偏遠地區一座難以到達的島上。現時她棲身的的竹制居所弱不禁風,並非為長期安居而設,但她卻在營內足足住了十年。 這些過度擠迫營地住了超過5,000人,多間建材薄弱的居所彼此緊鄰,中間夾着滿佈泥濘的狹窄小道。營內缺乏排水系統,積水成為蚊蟲和疾病滋生的溫床。居民人數眾多,但營內廁所很少;用水供應不足,情況在旱季時更為嚴重,因此這些衞生設施一向非常骯髒。另外,營內幾乎沒有私隱可言。...
Subscribe to RSS - 緬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