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

© Juan Anibal ORDENES VERA/MSF
颱風海燕吹襲菲律賓至今6個月,無國界醫生隊伍一直在醫院及流動診所提供日常和緊急醫療照顧,為部分重災地區提供清潔飲用水,並幫助修建污水系統及醫療中心。 災後重建工作持續進行,無國界醫生已從不再需要援助的地方撤出,並繼續在醫療系統尚未恢復的地方工作。 吉萬(Guiuan)是颱風吹襲的首個地區之一。無國界醫生在吉萬的緊急項目統籌巴羅斯-迪謝納(Laurence de BARROS-DUCHENE)說:「每天你都會看到吉萬在變化。道路已被清理完畢,電力和水恢復供應,到處可以看到人們在重建家園。」 在吉萬,無國界醫生正在支援一間帳篷醫院,該醫院擁有50張病床,為11萬人提供醫療照顧。...
© Sophie-Jane MADDEN/MSF
颱風海燕於2013年11月8日橫掃菲律賓中部,造成當地近一世紀最嚴重的破壞,無國界醫生隨即在 當地開展緊急救援項目。
© Sophie-Jane MADDEN/MSF
殃及1,600萬人的颱風海燕吹襲菲律賓三個月後,無國界醫生的緊急救援隊伍指出,儘管救援工作順利進行,災區的恢復仍需時日。 無國界醫生在塔克洛班(Tacloban)的專項目主管馬迪(Foura Sassou MADI)說:「目前,颱風吹襲後充塞街道的廢物幾乎已被清除。電力和飲用水恢復供應。商店、商業買賣和學校都開放。一些家園正在重建,因颱風無家可歸的人們也正修建臨時住所。」 無國界醫生在吉萬運作一所設有60張病床的帳篷醫院。組織在吉萬的緊急項目統籌布赫曼(Alexander BUCHMANN)說:「儘管人們努力回復正常生活,他們也開始意識到正常生活不復存在。在吉萬(Guiuan),...
在過去7個星期,無國界醫生的隊伍於菲律賓吉萬(Guiuan)南部5個被颱風海燕吹襲的島嶼,以船上流動診所提供醫療及人道援助。 隊伍包括一名醫生、兩名護士、一名心理學家、一名翻譯和兩名菲律賓藉的醫護人員。他們每天可以治療多達200名病人,在島上進行小型手術,以及將複雜個案轉介至位於吉萬的無國界醫生醫院。 讓我們來聽聽這4位船上流動診所救援人員的故事: 德納蘭(Florence DENNEULIN)是來自法國的護士,在風災後一星期抵達吉萬。她以直昇機完成對島嶼的災情評估後,便設立及管理船上流動診所。 「我們的優先考慮是前往最孤立的島嶼,我們認為那裡的需要是最大的。當我來到時,...
© Sophie-Jane MADDEN/ MSF
羅伯茨醫生(Dr. Natalie ROBERTS)曾前往菲律賓塔克洛班,在無國界醫生的吹氣帳篷醫院工作,為期兩個月。 我在風災發生後一周抵達塔克洛班。當我身處高空,看到這個城市的一刻,我就知道它的損毀程度有多嚴重。跑道被車輛、鐵皮屋頂碎片、碎木等瓦礫包圍,當然還有救援包和軍機。飛機起飛的地方很細小,部分被殘破的鐵絲網覆蓋。 駛離機場,市面滿目瘡痍,就像世界末日發生之後。我們只能辨認到幾間建築物是房屋,其他大都已成為瓦礫。看到人們從瓦礫中執拾,實在很難過。即使風災已發生一星期,人們似乎還不知道該怎麼辦──他們完全陷入絕望之中。 我們在一間廢棄的酒店留宿,放下行裝後,...
從決定到菲律賓參與是次風災緊急救援項目到真正離港,前後不到24小時。
 
© Francois DUMONT/MSF
颱風海燕吹襲菲律賓後一個月,無國界醫生仍在該國其中3個受災最嚴重的島嶼工作,向偏遠地區的人提供醫療護理,並在醫療系統尚待恢復期間提供支援。 根據官方資料,海燕風災造成5,600人死亡,超過400萬人流離失所。風災後一個月,無國界醫生仍在菲律賓的3個島嶼工作。無國界醫生菲律賓醫療統籌狄純娜(Natasha REYES)解釋說:「我們正向人們提供醫療護理,包括那些住在偏遠而難以獲得護理地區的人。我們亦在醫療系統尚待恢復期間提供支援:隊伍設立了臨時的設施,並支援和協助維修現有的醫療設施,好讓它們能重新運作。」她續說:「我們亦分發了救援物資、帳篷、重建物料和提供清潔飲用水予災民。」...
清晨五點,一如所料,被帶著敵意的晨光曬(熱)醒。望著一片頹垣敗瓦,忽然想起沒有在香港的醫院工作已經一年有多了,再望望眼前的光景,一切好像是發夢一樣,一年前,有誰又會想到今天我會身處此地呢? 
 
對於工作、對於生活,從來都習慣好好計劃;不喜歡冒險,對於沒有足夠「心理準備」的事情,我絕少會碰,說穿了,其實是不敢去碰。
 
我的人生,大部分時間也是如此的平靜安穩, 偶然會有「想做點不一樣的事情」的念頭,卻一直沒有想到要去做點什麼。
 
直到那一天……
不經不覺,身處菲律賓重災區之一的吉萬(Guiuan),已經有差不多兩星期了。這十多天沉醉於工作之中,日子轉眼就過,來到今天終於有時間整理一下在這裡的所見所聞。
 
Subscribe to RSS - 菲律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