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亞太地區,甲醇中毒事件經常發生,通常是因為人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飲用了摻有甲醇的 假酒或自釀私酒。廣東河源一家酒吧曾有22人因飲用含有甲醇的假威士忌中毒入院的大型事件。受害者出現嘔吐、視力障礙、頭暈等症狀,有的甚至陷入昏迷,需要進入深切治療病房。四川瀘州也發生了類似的悲劇,一場葬禮上,有人將含酒精的燃料誤當成酒飲用。這導致四人死亡,另外十三人因甲醇中毒需要住院接受治療。
在廣東省東莞市發生的另一慘劇,一名發燒的兩歲男孩的父母將多達1000毫升的工業酒精塗抹在他的皮膚上試圖為他退燒,導致他死亡。在這份報告中,深圳市兒童醫院的馬醫生評論道:“當家長到達醫院時,他們並不知道兒子去世是酒精中毒造成的,他們以為是發燒導致孩子失去了知覺。”意識。男孩父母在工廠工作,所以經常接觸到大量甲醇濃度至少95%的工業酒精。
除了偶爾發生的意外中毒事件外,國內也曾發生因使用含有甲醇的洗手液而導致的慢性甲醇中毒以及自殺中毒事件。根據香港等地的報導,在 COVID-19 疫情間,隨著摻有甲醇的消毒產品的增加,甲醇中毒引起了一些關注。甲醇中毒足以致命,但由於社會對甲醇中毒缺乏認知,不少人繼續成為受害者。
甲醇是一種有機酒精,有輕微的酒精氣味,在化工業中廣泛使用。例如作燃料、油墨和染料溶劑或化學合成成份。它無味、無臭,容易被皮膚吸收。由於甲醇價格低廉且供應量大,經常被非法添加到酒精飲料中以增加利潤,導致消費者中毒。
甲醇中毒是個“大模仿者”,常被誤診為哮喘、心臟病、敗血症或糖尿病酮酸中毒等疾病。事實上,甲醇本是無毒的化合物。但當人體攝入甲醇後,它就會被代謝成有毒物質,例如甲酸及其陰離子甲酸鹽,這可能會危及健康。在沒有治療的情況下,症狀可能會在 12 至 24 小時內出現,包括呼吸困難、視力模糊或失明、胸痛、嘔吐或疼痛等胃部問題以及嚴重的宿醉症狀。遺憾的是,乙醇和甲吡唑等有效的甲醇中毒解藥在大部份地方沒有長期存庫,尤其是在資源有限的環境裡,人們無法無法負擔甲吡唑的昂貴價格。
為了應對這日益嚴重的危機,奧斯陸大學國家醫院(Oslo University Hospital)和無國界醫生合作,開展防治甲醇中毒項目 (MPi),將甲醇中毒定位為一種被忽視的疾病,期望提高應對能力,並加強教育公眾。 MPI 與各地衛生部和合作夥伴聯手支援印尼、柬埔寨、孟加拉、菲律賓、肯亞、利比亞和俄羅斯等國家在中毒事件應對、能力建設和治療方案製定等領域的各種活動。目前,無國界醫生正帶領 MPi 探索多元化的合作方式和策略來解決這個被忽視的健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