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國界醫生在世界愛滋病日(12月1日)前發出警告,除非把抗逆轉錄病毒治療(ARV)扭轉為以社區為本、切合愛滋病感染者實際情況的方式去提供,否則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UNAIDS)針對愛滋病治療可及性所發出的「填補缺口」的呼籲,將無法實現。
無國界醫生及其他組織的第一手經驗顯示,透過以社區為本的方式,能令患者以更低成本、更便捷的方式獲得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治療,是令更多愛滋病患者持續獲得有效治療的關鍵策略,從而減慢愛滋病的傳播。這些方法已獲得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的認可,但由於有關方面未能接受這種模式轉變──賦予病人社群責任與權力,讓他們成為伴夥和持份者,而非純粹的醫療服務接受者,因而令這新模式的大規模實施仍然受阻。
無國界醫生愛滋病專案專家戈梅爾醫生(Eric Goemaere)說:「要切實有效地擴大愛滋病的治療,不能以慣常方式進行。但目前的口號式言辭背後,卻沒有採取那些已經多年實踐證明為富有成效的策略。」
自2007年起,無國界醫生及其他組織開創了一系列社區策略,把治療帶近人們的居住地。透過把感染者到醫院或診所作每年定期覆診與添補每日服用藥物的這兩種需要分開,減低他們去領取藥物所花的時間與金錢,在南非、馬拉威、莫三比克、辛巴威和肯亞均顯示,採用這方法後,有超過九成病情穩定的感染者依從治療。在中非和西非等應對愛滋病較為落後的國家,例如剛果民主共和國和幾內亞,該試驗也顯示了良好的治療效果。
然而,能夠令這新模式落實的主要監管者卻並未有積極支援、宣導這新模式和提供財政資助。例如,愛滋病和結核病的民間輔導隊往往不獲承認或資助,而條例又限制每位患者每次最多只能領取一個月所需的藥物,大大減少了這些新策略給患者帶來的益處。
多國政府仍然不敢將控制自身病情的權力和責任移交給患者本身,因而限制了透過社區內分發藥物和進行愛滋病測試的可能性。
無國界醫生的愛滋病倡議統籌班達(Amanda Banda)說:「社區為本模式意味著向愛滋病感染者及公民社會組織賦權,使之有強大和廣泛的參與。不過我們繼續看到對於這些社區的資助正在減少,這將進一步削弱在對抗愛滋病戰役上病人的角色與參與。這正是目前抗疫工作中缺失的一環。」
在南非,主要的病人組織「治療行動運動」(Treatment Action Campaign,TAC)正面臨嚴重的資金危機,這是該組織成立15年以來首次面臨關閉的威脅。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表示,2012年,59%從事愛滋病及人權事務的非政府機構面臨資金縮減。
社區為本模式需要醫療制度具靈活性,沒有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模式。愛滋病感染者應該有權選擇,如何令日常治療融入生活,而醫療制度和機構是去幫助而不是妨礙他們。無國界醫生促請各國政府調整他們的應對方式以配合受感染人群的需要,以及國際社會必須積極支持並資助這些新策略的實施。
無國界醫生目前在20個國家為341,600名愛滋病感染者提供治療。在全球3,500萬名愛滋病感染者中,71%人居住在非洲撒哈拉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