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ard delivery in progress. Please do not leave or refresh the page

loading...
緬甸地震及其他危機
緬甸地震及其他危機
緬甸3月28日下午發生規模7.7級強震,震央位於中部地區、靠近第二大城市曼德勒(Mandalay)。
無國界醫生緊急救援
你的每一分捐款都能幫助我們在緊急時刻迅速有效地應對危機。
緬甸地震緬甸地震
緬甸地震
無國界醫生 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
前線新聞

棄用即棄口罩 守護人類與地球健康

2024年7月02日4 Read Time
New Project

「如何在救助病人的同時不損害環境?」──由於全球面對氣候緊急狀態帶來的毀滅性影響日益嚴重,這是無國界醫生嘗試解決的問題。醫療行業佔約全球百分之五的碳排放量,醫療服務提供者需要尋找方法以減輕其對環境的影響。

有見及此,無國界醫生推出了一項新措施,尋找組織的醫護人員在全球項目最常用的物品──一次性外科口罩的代替品。即棄醫療用品佔據了醫療行業的碳排放量的重要部分,而這些用品在無國界醫生所購買的物品中佔近百分之十二的碳排放量,它們亦造成大量需要小心處理的廢物。

無國界醫生日內瓦行動中心監督超過30個國家的醫療項目,其醫療總監魯爾醫生(Dr Monica Rull)表示:「在2011年,我們每年使用約5萬個口罩,到了2023年已增至超過50萬個。由於了解到我們的行動會對環境造成損害,同時導致我們希望幫助的人們受害,因此我們深深意識到必須另尋他法。」

2023年6月,無國界醫生在莫桑比克和吉爾吉斯斯坦(Kyrgyzstan)的醫療隊開展了一項先導計劃,以可重用40次的可清洗口罩取代一次性外科口罩。該計劃目標是比較即棄口罩及可清洗口罩對環境的影響,從而決定在組織不同的工作環境中,使用可重用口罩在後勤上是否可行。

無國界醫生在北莫桑比克的護士在會診病人時佩戴可重用口罩。© Lourino Pelembe/MSF無國界醫生在北莫桑比克的護士在會診病人時佩戴可重用口罩。© Lourino Pelembe/MSF

我們與柏林工業大學(Technische Universität Berlin)合作進行了一個生命週期測試,評估了「口罩的一生」 :從生產口罩的材料、到運往生產設施的過程、口罩的生產和包裝、運送口罩到使用地點,當中可能的再加工程序及口罩的棄置。測試結果顯示可清洗口罩比即棄口罩更為優勝。不少無國界醫生員工亦表示由於佩戴起來更舒適,他們普遍偏好可清洗的口罩。

在莫桑比克和吉爾吉斯斯坦的經驗顯示,減少使用一次性外科口罩不只可行,而且對環境保護及減少碳排放有正面影響,亦毋須犧牲我們提供護理的質素或病人與醫護人員的安全。我們的長遠目標是,在無國界醫生所有的醫療項目中以更可持續的替代品取代大部分的即棄口罩,而下一步則是盡快開展使用可清洗口罩。 

無國界醫生在莫桑比克的的護士努文加(Nelson Domingos Nuvunga)表示他正鼓勵同事使用可重用口罩 :

「作為醫護人員,我們相當了解氣候變化的影響。與此同時,我認為拯救地球是我們作為人類的責任。」

每一小步都是重要一步。 替換一個口罩也許影響不大,但替換大量口罩將會帶來改變。此措施只是無國界醫生整體環保計劃的其中一部分,組織承諾在2030年前會將我們的碳排放量至少減至2019年的水平的一半。

前線新聞

1984 ─ 2024: 無國界醫生在莫桑比克工作40年

2024年7月04日2 Read Time
84Moz 0

前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