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ard delivery in progress. Please do not leave or refresh the page

loading...
緬甸地震及其他危機
緬甸地震及其他危機
緬甸3月28日下午發生規模7.7級強震,震央位於中部地區、靠近第二大城市曼德勒(Mandalay)。
無國界醫生緊急救援
你的每一分捐款都能幫助我們在緊急時刻迅速有效地應對危機。
緬甸地震緬甸地震
緬甸地震
無國界醫生 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
前線新聞

南蘇丹嚴重爆發黑熱病  無國界醫生採取對應行動

2009年11月06日4 Read Time
1106 Sudan 1

南蘇丹嚴重爆發寄生蟲疾病黑熱病,醫療人道救援組織無國界醫生正在瓊萊州和上尼羅州的不同地點採取對應行動,分別在皮博爾(Pibor)和蘭基安(Lankien)的診所治療病人,並派出流動醫療隊到羅姆(Rom),主動找出病人。

無國界醫生南蘇丹醫療統籌基丁達醫生(Dr. David KIDINDA)說︰「如果沒有治療,染上黑熱病的人會變得骨瘦如柴,若免疫系統較差的話,可以在數星期內死亡。」他續說︰「在南蘇丹,接近四分三的人口連最基本的醫療護理也沒有。所以這是一場與時間的競賽,必須盡快找到病人。」

黑熱病,又名內臟利什曼病,是一種被忽略的熱帶病,在南蘇丹部分地區是地方性疾病,一旦爆發,容易迅速擴散。該病常見於貧窮、偏遠和不穩定地區,醫療護理在這些地方往往都是極度匱乏的。黑熱病是由帶有黑熱病寄生蟲的沙蠅叮咬傳播,然後寄生蟲會在被叮咬者體內繁殖,破壞免疫系統。感染徵狀包括脾臟脹大、發熱、虛弱和體重下降。感染者需盡快接受檢測和治療,如沒有適當治療,幾乎百分之一百的病者會在一至四個月內死亡。不過,若及時得到治療,治癒率可高達百分之九十五。

基丁達醫生說︰「我們相信,在部分地區能夠來到診所求醫的黑熱病病人,只是冰山一角。這裡的平民面對重重障礙︰基礎設施嚴重不足、適當道路甚少、醫護人員和設施嚴重缺乏,以及區內暴力事件上升,令局勢愈趨不安全。對於急需救命治療的病人來說,生存已變成一場殘酷的障礙賽。」

瓊萊州是感染個案最多的地區,西北部的舊凡加克(Old Fangak)診所錄得二百七十五宗黑熱病個案,正由當地一間非政府組織治理。至於無國界醫生在皮博爾偏遠地區的醫療中心,接收了二十四名黑熱病病人,其中兩人因太遲求醫而最終不治。無國界醫生在蘭基安的診所亦接收了四十六名黑熱病病人。至於在北面的上尼羅州,據報馬拉卡勒醫院(Malakal hospital)有六十六名黑熱病病人正接受治療後,無國界醫生派出疾病爆發應變隊前往羅姆為人們進行檢測,現時有三十七名病人正接受治療。

皮博爾診所的病人都是在返回皮博爾縣西北部里旺高(Lekwongole)一帶的村落前,在瓊萊州北部的放牛營地裡感染了黑熱病。由於局勢不安全以及道路中斷,無國界醫生醫療隊目前未能去到村落,病人唯有先到里旺高的無國界醫生流動醫療站,再由無國界醫生以小艇(道路都被水淹浸,變成河流)把病人送到皮博爾接受治療。

無國界醫生除了提供治療(每日注射一次,維期三十天),亦為黑熱病病人治療脫水、貧血和瘧疾等其他疾病。此外,無國界醫生為病人提供食物,又派發蚊帳和肥皂,並在瓊萊州進行衛生宣傳活動,增加人們對該病的認識,和鼓勵更多人主動求醫。

無國界醫生是國際醫療救援組織,自一九七九年開始在蘇丹工作,現時在南蘇丹、阿卜耶伊(Abyei)、南科爾多凡州(Southern Kordofan)、紅海州(Red Sea State)和北達爾富爾設有項目。無國界醫生是獨立和中立的組織,不分種族、政治和宗教,為人群提供醫療援助。

前線新聞

蘇丹南部暴力升級 援助不足以應急

2009年12月24日2 Read Time
1224 Sudan 1

前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