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日,第10次伊波拉疫情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爆發,疫情集中在該國東北部的北基伍省(North Kivu)和伊圖里省(Ituri),南基伍省也出現確診病例。隨著確診個案超越3000宗,這次疫情規模被列為該國有史以來最大,也是全球史上第二大,僅次於2014-2016年西非伊波拉疫情。
疫情發生首8個月,直至2019年3月,受影響地區合共錄得1000宗個案;2019年4月至6月個案數目增加一倍,僅僅在3個月内就出現了1000宗病例。在2019年6月初至8月初,平均每週新增個案高達75至100宗。疫情的高峰期,識別和監察接觸者是項重大挑戰,高達40% 感染伊波拉的病人從未登記為接觸者。人口流動頻繁(例如有病人是摩托的士司機),加上有些社群對疾病存有恐懼,阻礙確認和監察工作。此外,病人在出現症狀後平均延誤5天才確診和隔離,期間除了會傳染他人,病人亦無法及早接受治療,因而減低存活機率。
直至2019年年底前,新增個案數字逐漸緩慢下降。及至2020年,每週新增個案數量已大為減少,1月和2月只錄得零星個案,但在2020年4月10日,即預計宣佈疫情結束前3天,貝尼出現1宗新病例。同一地區後來出現6宗病例,4人死亡。
5月14日,最後一名伊波拉病人從貝尼(Beni)伊波拉治療中心出院,此前連續42天沒有新增病例,為伊波拉病毒的21天潛伏期的兩倍。2020年6月25日,剛果民主共和國衛生部長宣佈東北部地區疫情告終。
第十次爆發最終導致3,470人受感染,2,287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