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蘇丹的霍亂疫情,在全國各地爆發的速度非比尋常。在去年十月,當地首次宣布霍亂爆發時,疫情只是集中於北部鄰近蘇丹邊境的城市倫克(Renk)。在正常情況,疫情一般會在該區受控,或於受控前擴散到多一兩個其他地區。但在之後的三個月,疫情以驚人速度蔓延到南蘇丹10個州當中的7個,以及魯翁行政區(Ruweng Administrative Area)。
最初的確診個案是來自逃離蘇丹戰爭的難民。經過一番努力,我們終於開始看到蘇丹的霍亂個案有所回落,但在南蘇丹,我們仍然高度戒備。當地至今已經有24,418宗個案,475人不治。我們一直支援當地衞生部門應對霍亂,在受影響5個州份開設共有388張病床的多間霍亂治療中心,並為超過20萬名高危人士接種疫苗。
今次霍亂爆發暴露了南蘇丹醫療系統的脆弱,雖然有許多因素導致現時的嚴峻局面,但其中一個最顯著的因素,是該國在2022年起被削減援助資金後所帶來的影響。
即使是削減援助資金前,當地民眾獲得基本醫療護理的機會已經有限。但當數百間診所、甚至州立醫院開始失去資助時,情況進一步惡化。儘管去年已實施新的資助機制,但全國各地的員工數月未獲發工資,物資耗盡亦未有補給。此外,2022年所關閉的醫療設施,至今全數仍未重開。
在這個脆弱的醫療系統為前提下,應對霍亂疫情是艱巨挑戰。即使在倫克出現第一宗個案之前,當地支援難民和居民的工作已經明顯不足。雖然於2023年已調度人道應對以支援難民與返鄉者,但規模與力度仍然遠遠不夠,加上霍亂疫情進一步削弱應對工作的成效,同時突顯多方面的需求未獲應對。在倫克,民眾居住在水源受污染、(因廁所從缺或不足而)就地便溺成常態且過度擠迫的惡劣環境,令霍亂易於在當地社區中傳播;加上不斷有逃難民眾湧到當地,並快速流徙到南蘇丹其他地區,就成為霍亂在全國迅速爆發的一大因素。我們看到疫情在短短幾日,就由倫克傳播到馬拉卡勒(Malakal)、本提鳥(Bentiu)和朱巴(Juba)。儘管現時這些地區的疫情已受控,但我們非常擔心會在新地點再現疫情。
我們尤其關注朱巴附近貧民區與非正規安置區的情況,那裏的生活環境與倫克以及朱巴周邊供國內流離失所者與難民容身的營地相約,而我們亦看到那些地區的霍亂個案激增。由於該區多年來一直因受有系統的漠視而缺乏醫療護理,當我們來到這些營地時,已經出現超過20宗霍亂死亡個案。我們對當地的衞生情況感到震驚:街道上=未被清理的垃圾堆積如山、廁所破損令民眾要在露天如廁,污水在帳篷間流過。該區幾乎無法獲得潔淨飲用水,因此病人來到我們開設的霍亂治療中心時,已經病情危殆。
為了遏制疫情,當地需要採取預防措施。到目前為止,整體疫情應對措施都非常保守被動。各方已經致力治療霍亂病人,並開始為民眾接種疫苗,但我們亦需要鎖定下一個高風險的傳播熱點,以便在疾病傳至前為民眾接種疫苗。當然,在已有霍亂個案的地區為民眾接種疫苗是有幫助,但我們應盡量防患於未然。
我們推斷朱巴附近的非正規安置區可能是下一個爆發霍亂的地方,因此我們已經為在朱巴外圍1的雷賈夫(Rejaf)和唐博斯科(Don Bosco)兩個貧民區的居民接種疫苗。我們也將會分發淨水片讓人們可以淨化污水。但這還未足夠,長遠而言這些地區的人需要適切的護理:潔淨的水源、妥當的廢物管理和足夠的醫療護理。其實在霍亂疫情重災區,這方面的工作已經展開,因此目前我們看到個案增幅轉趨平穩,但我們尚未脫離困境。我們仍然擔心疾病的流動性——它可能在任何地方爆發,因此疫病預防措施至關重要。
整體而言,儘管疫情目前已經受控,但即使它告一段落,另一場疾病爆發也只是時間問題。我們需要採取有力措施加強與充分資助脆弱的醫療系統,否則一旦再爆發疫情時,這種亂局將會一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