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ard delivery in progress. Please do not leave or refresh the page

loading...
緬甸地震及其他危機
緬甸地震及其他危機
緬甸3月28日下午發生規模7.7級強震,震央位於中部地區、靠近第二大城市曼德勒(Mandalay)。
無國界醫生緊急救援
你的每一分捐款都能幫助我們在緊急時刻迅速有效地應對危機。
緬甸地震緬甸地震
緬甸地震
無國界醫生 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
救援故事

醫者父母心

李君婷
2015年7月19日5 Read Time
MSF Blog Doctoring Is Parenting
我早知道會這樣。
 
這是開齋節(Eid)的第三天,病人開始大量湧入。我來回奔跑著的同時,盡量試著保持臉上的笑容,以適應在霍斯特(Khost)這裡典型的忙碌日子。不想用每名病人「乏味的」醫療細節來悶壞大家,唯一可以說的是我們收到很多病人情況危急,值夜班之前我已再次把整棟住院大樓塞滿患有併發症的病人。
 
這個項目的主要目標之一是管理與訓練當地員工,我主要負責醫生。今天早上有位相對算是新手的當地婦科醫生和我一起值班──當我幾個月前剛到這裡的時候,她才剛開始學習如何進行剖腹分娩。
 
當我在家鄉還是一位新手醫生的時候,我們從最簡單、可選擇進行與否的手術開始──病人還沒開始陣痛,她們情況穩定,而且時間充足。接下來我們進階到緊急手術,幾年後才終於處理併發症的病人。在阿富汗,就像其他發展中國家和無國界醫生的項目一樣,剖腹分娩通常被留做救命步驟,或是病人無法正常分娩時的最後手段。以我家鄉的標準,這裡超過90%的剖婦分娩,都是我從來沒想過要在第一年訓練處理的「困難」案例。
 
在這裡的學習曲線極快,我很焦慮的想看她在這短短幾個月進步了多少。我們今早為一位胎盤前置(胎盤位置較低)而出血的孕婦做了剖腹分娩,我先問她與助產士一起做手術是否自在。她點點頭,當她在擦洗手時,我不斷與她就如何計畫她的手術、打算如何打算接生嬰兒,以及如果產婦開始出血該怎麼做等進行演練。
 
麻醉科醫生告訴她可以開始,我站在能夠清楚看見病人的手術台後方。當她下刀的時候,我只是將雙手緊握在背後。幾分鐘過後,她緩慢但確實的繼續手術,切入腹部的脂肪與皮層,最後終於切到子宮,我也盡力克制不要打斷她。
 
「這裡嗎?」她問,指著子宮的下刀處。我點頭並且指示她繼續進行。當她下刀時我屏住呼吸──當個旁觀者實在很難。腫大的血管開始湧出鮮血,讓她微微遲疑了幾秒。「繼續啊!繼續!」我催促著。她終於碰到胎盤,一個迅速的動作便拿出了胎盤,隨後是粉紅色的嬰兒。我提醒她盡快縫補子宮止血,並確認子宮適當收縮。我悄悄地瞥一眼,母子均安。當她正要結束手術時,我接到通知要去照料另一位外面的病人,只留下她完成手術。
 
在這輪值班結束前,她又完成了另一台剖腹分娩──這次手術比較不困難,我讓她獨自進行,同時我去處理產房其他併發症病人與分娩。結束之後,我們坐下檢視工作細節:她哪件事做得不錯;哪裡她還可以改進;如果遇到困難她可以怎麼做。
 
中國人有句諺語:「醫者父母心」,意思粗略可譯為「醫生該有為人父母之心」。雖說這說法通常是描繪理想的醫病關係,但或許也可形容醫療專業中的師徒關係吧。
 
當我站在她的角度設想,往日記憶鮮明了起來,那時我的前輩觀察我的手術,並盡力克制他們自己不要插手。我還記得完成手術的喜悅和匯報時的緊張,我們找出手術細節的錯處,以及討論如何可以做得更好。
 
或許就像是母親看著自己幼兒獨自踏出第一步的感覺。放開他的小手感到不安,心知孩子將會跌跌撞撞並跌倒,但有天終究會獨立而行。
 
「做得好!」我說。她如釋重負的笑了。
 
救援故事

男助產士自述:離開常規的道路

迪亞斯(Darwin Dela Cruz Diaz )
2015年7月29日2 Read Time
MSF Accoucheurs Memoir Going Off The Beaten Path 1 0

前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