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ard delivery in progress. Please do not leave or refresh the page

loading...
緬甸地震及其他危機
緬甸地震及其他危機
緬甸3月28日下午發生規模7.7級強震,震央位於中部地區、靠近第二大城市曼德勒(Mandalay)。
無國界醫生緊急救援
你的每一分捐款都能幫助我們在緊急時刻迅速有效地應對危機。
緬甸地震緬甸地震
緬甸地震
無國界醫生 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
救援故事

無常

陳健華(Akin)
2023年9月18日8 Read Time
Microsoftteams Image (4) 1

初生嬰兒的手術,無論於世界任何地方都被視為高風險手術。主要原因是嬰兒的生理系統較為不同、復原及免疫能力未發展完全,以及術前術後所需之深切護理等等。於落後地區,此等手術更常被視為對「死神」的挑戰!

在南蘇丹,嬰兒的深切治療及手術服務尤其缺乏。位於本提烏(Bentiu)的無國界醫生醫院剛接收了一名約兩個月大的男嬰,他因為不斷嘔吐了四、五天,所以被急症室同事安排到兒科病房接受治療。

來自美國的兒科醫生同事替他診治過後發現不對勁,急喚我過去幫忙。

男嬰跟我們所見的絕大部份南蘇丹嬰孩一樣,都是營養不良、發育不全。他的體重只有大約五公斤!未談得上是「皮包骨」,驟眼看上去,彷彿跟我們香港的一般初生嬰兒差不多,只是手腳更纖幼罷了。但最令我擔心的,就是他那明顯脹起的腹部!男嬰的腹部脹得不尋常,雖然未有急性腹膜炎的跡象,但他的鼻、胃、喉有大量的膽汁胃液,故可以肯定出現腸胃消化道阻塞的嚴重情況!

我和麻醉科醫生同事都皺著眉頭,因為大家深知要替這名男嬰開刀動手術是何等的高風險!首先,替他麻醉已經要面對設備不足,就連為他「插喉」所用的喉管,我們也只剩下一、兩條。

再者就是術後護理!我們這所醫院,雖然已經是南蘇丹境內少數可以提供手術服務的醫院,但說到「深切治療部」甚至乎「新生兒深切治療部」也是從缺。手術後他只會被送回普通病房,而這間病房有大概二十張病床,每更上班的護士同事就只有二至三人,護理此類病人可說是極不足夠!

更遑論手術中可能會遇到的困難及複雜情況!有部分先天性疾病,並非單一次手術便能解決;有些病症甚至不可能於這類相對簡陋的手術室進行。而且我並非一位小兒外科醫生,遇到什麼狀況就只好隨機應變「執生」吧!

我們團隊的麻醉科醫生、兒科醫生,以及我這名外科醫生,幾位站著商討了好一陣子...... 假如不為他開刀,我們肯定他的病情只會一直惡化,最終也必然會死亡。

有人提出可否多觀察一下,過一、兩天再考慮做手術,但我考慮到男嬰的情況——他已經出現發燒及心跳過急的現象,加上腸阻塞嚴重,難以單靠保守治療而痊愈,故除非大家決定不為他動刀,否則早處理總比延遲治療理想。須知道嬰兒的身體十分脆弱,每延遲一刻,他的狀況便會變得更差,到時候想動刀也難!

我們得出共識後,便跟患者父母分析各方面之利弊,包括手術風險有多高、術後護理有多困難等等。他們都明白亦同意我們為男嬰動手術。

定好了一小時後為男嬰動手術!我跟麻醉科醫生早已身經百戰,但我們卻不約而同地表示要去做些準備工夫——麻醉科醫生到手術室檢查麻醉儀器及藥物,確保萬事俱備;而我確保手術儀器齊備後,便立刻翻開戰地手術的「聖經」教科書,速讀各種兒科病症於戰地的處理方法,於腦海中反覆演練了不同情況。

時間轉眼間便到了!手術室內所有的同事都顯得份外緊張!我們先把空調關掉,將手術室弄得暖暖的,務求減少嬰兒因流失體温而引致的併發症。然後,手術團隊內的各崗位分別向大家預報手術期間可能出現的困難,以求盡量減少出錯及縮短手術時間。

然後病人被抱到手術床上,手術要開始了!

麻醉科醫生與護士們,小心翼翼地替男嬰接駁好所有監察儀器,供給氧氣,注射藥物,再「插喉」做好全身麻醉的程序。

輪到我了!我戰戰兢兢地執起手術刀,把他脹脹的肚皮打開,霎時看到的是脹得不合比例的小腸!再小心地檢查整個腹腔,發現他患上小腸套疊的情況!

腸套疊是小兒外科腸阻塞的常見原因之一,即一段腸道錯誤地被套進另一段腸道,像直筒型望遠鏡收起時的摺疊狀態。成因之一包括腸胃炎引起的淋巴腫脹,誘發套疊,嚴重時可能導致腸道缺血性壞死及穿破,增加死亡風險!

不幸地,男嬰被套住的小腸已經出現缺血壞死及穿孔的情況。故此,這也能夠解釋他出現的發高燒、心跳過急的不穩定現象。

但也可幸地,這未算得上是複雜的手術,而病灶也能從手術中根治。

我立刻為他進行局部小腸切除手術,並將兩端小腸重新接駁,只花了一個小時左右便順利完成了。男嬰的情況也一直維持穩定,術後甦醒了便被送回去病房進行觀察。

此刻,我們整個團隊無不為之動容,可幸我們未有延遲手術,否則已壞死並穿孔的腸道必然會引致急速惡化及死亡。再者,於這種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順利地完成手術又談何容易!

大家終於可以安心地去睡一覺好的!

翌日一大清早,我過去查看男嬰的情況。兒科醫生同事說情況大致穩定,男嬰除了還有些低燒,其他維生指數如心率都改善了,腹脹也消失了;抱著他的媽媽看來也輕鬆了不少。

還以為今次能夠戰勝死神,可惜世事總未能盡如人意!

中午左右,男嬰的媽媽突然跟護士同事說,男嬰出現異樣!同事們及我立刻趕過去,但發現他已經停止了心跳及呼吸,並且估計已經超過十五分鐘以上,想進行搶救也太遲了......他離開了!他的媽媽當然傷心流淚。我們一眾也只能呆呆地站著,望著他貌似安詳地離去!

礙於缺乏設備,男嬰狀況急劇變差的確實原因我們沒法得知,但估計可能性包括腸阻塞引致的生理系統或電解質竄亂、術前嘔吐引致的吸入性肺炎等等。

手術團隊得知這個消息後,無不感到難過、沮喪、可惜、無奈!

大家原以為及時把可根治的病灶處理掉,男嬰就可以有一線生機!我們不斷地反思,但都清楚大家已經盡了全力,在能力範圍內做到最好了。當然,假如我們身處先進的國家,具備優質的術後護理及設備,也許這個結局可被改寫!

常言道:人生無常。此時此刻,於這個國度,疾病與死亡彷彿才是真正的「常」!

救援故事

孤單的背影

李芷殷
2023年9月21日2 Read Time
Microsoftteams Image (32)

前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