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ard delivery in progress. Please do not leave or refresh the page

loading...
緬甸地震及其他危機
緬甸地震及其他危機
緬甸3月28日下午發生規模7.7級強震,震央位於中部地區、靠近第二大城市曼德勒(Mandalay)。
無國界醫生緊急救援
你的每一分捐款都能幫助我們在緊急時刻迅速有效地應對危機。
緬甸地震緬甸地震
緬甸地震
無國界醫生 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
救援故事

她們的聲音與力量 在無國界醫生的女性

2022年3月08日14 Read Time
Banner IWD 4人 正常tcv2 0

在無國界醫生,有不少出色的女性領導者。無論是在辦事處、後勤支援,抑或前線救援等不同崗位,都不難發現她們的身影。她們在組織內以行動展現女性的力量,確保我們的項目更全面和多元,照顧弱勢群體的醫療需要。她們的貢獻,讓我們得以持續改善組織的政策和工作,並賦權予更多女性,從員工、到我們服務的社區的婦女和女孩。

今年國際婦女節,我們訪問了幾位來自不同國家及地區、曾經或現任無國界醫生不同領導崗位的女性,由她們以女性視角,分享寶貴的工作體驗和想法。

你在無國界醫生擔任(過)甚麼領導 / 管理職務?

無國界醫生(香港)總幹事 童靜漪    

我是無國界醫生(香港)總幹事,負責管理大中華和東南亞地區的辦事處,工作涵蓋前線救援人員的招聘和任命、傳訊和倡議、資源調配和支援前線醫療救援工作。自2013年開始,我先後擔任籌務總監、東南亞、東亞和太平洋區的區域總監及區域發展總監,期間完成多個突顯亞洲重要性的重點項目,加強無國界醫生在地區內的知名度,並且在區內的重要地點,包括新加坡及台北,成立無國界醫生辦事處。

我亦先後前往不同項目點,了解前線工作,包括:希臘萊斯伯斯難民營;黎巴嫩沙提拉難民營;設於剛果民主共和國首都金沙薩專門治療愛滋病患者的醫院;在無國界醫生位於巴黎的診所,了解法國少數民族遷移的狀況;以及無國界醫生在與敘利亞接壤的巴埃利亞斯鎮營運、主要提供非急需手術和傷口護理服務的醫院。

 

無國界醫生北京辦公室傳播主管 魏保珠

我叫魏保珠,在無國界醫生北京辦公室擔任傳播主管,工作內容是向媒體和大眾介紹我們在全球各地的救援工作。 現在通訊手段越來越發達,人們越來越容易獲得各地天災、衝突、危機爆發的資訊,也有越來越多人走出國門,去世界各地旅行,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的工作很有挑戰性——我們力求引起大眾對被忽略的危機的關注,增加人們對危機下人群的理解。

 

無國界醫生台北辦公室高級人力資源主任 鄭巧鈺


我在無國界醫生於2014年、2016年以及2018年分別參與於剛果民主共和國、南蘇丹以及孟加拉的項目,擔任財務與人資管理者。該職位主要責任為項目的經費管控,確保項目清楚並準確地使用無國界醫生支持者的捐款。人力資源方面,主要負責項目的人力管理,其中一個重要部分為協助員工的能力培訓與發展,讓團隊的工作人員能有專業成長,以提供必要的醫療救援給需要的人群。

另於2015年至2019期間,我擔任無國界醫生台北辦事處的經理,主要責任為建立在台灣的團隊,跟大眾推廣人道救援議題以及無國界醫生的救援工作,為無國界醫生在台灣成立基金會的計畫建立基礎。

 

無國界醫生(香港)救援人員 Thet Mar Htay

自 2016 年以來,我一直在無國界醫生以本地人員和國際人員的身分擔任不同職位。首先,我在緬甸項目擔任醫療數據協調員(本地工作人員),負責加強項目的數據管理系統,及使醫療數據能更好地應用於項目和方案層面的計劃管理。兩年半後,我申請了香港無國界醫生的國際人員職位,擔任救援人員。然後我成為了一名流行病學家,在南非、白俄羅斯和阿富汗擔任流行病學活動主任,並於俄羅斯任項目研究協調員。在從事了一段時間的流行病學數據管理和項目研究工作後,我決定從事醫療項目管理工作。目前,我在南蘇丹項目的西赤道計劃中擔任項目醫療統籌/醫療團隊負責人,並在蒙德里東縣及西縣(Mundri East and West County)運營 7 個醫療保健站。

 

根據你在組織的工作經驗和觀察,無國界醫生如何賦權予你、其他女性員工以至我們工作上接觸到的女性?

童靜漪:「婦女天生在體格和生理等方面,相對較弱,但是她們助人的熱情,卻不會因此較低。無國界醫生是一個醫療人道救援組織,需要義工和團隊合作。在整個運動,我們強調多元、平等及包容。雖然有不少障礙需要克服,但是無國界醫生有很強的義務工作文化,只要你願意,便會有機會參與。我非常相信無國界醫生的原則 ——中立、不偏不倚,會為無國界醫生的工作文化——性別平等,奠下基礎。」

魏保珠:「我記得在我入職的時候,除了日常工作的培訓之外,辦公室也做了一個關於預防職場性騷擾的培訓,當時我對這個概念還比較懵懂,但現在想來,這是推動性別平等,保障員工權益的一項很必要的措施。 
加入無國界醫生之後,我有幸去到我們在南蘇丹、馬拉維、南非的救援項目短期探訪,對我們的項目重視深入當地社區,重視女性領導力的做法印象很深刻。 在南非西北部城市勒斯滕堡(Rusenburg)的郊區,無國界醫生開設了為性暴力倖存者提供醫療和心理健康支援的項目,我們的健康促進團隊,大多是女性,會去到當地的社區開展健康教育,減少社區對性暴力倖存者的歧視,告訴人們有需求的時候可以尋求醫療護理和支援,他們在社區開展工作的時候,也會聯絡當地的社區領袖,大多也是女性,她們就在社區中生活 ,帶著我們同事走訪當地家庭,希望一點點改變性暴力倖存者的困境,改變當地人的使用暴力和性暴力的行為。她們自身的生活處境並不理想,但仍在努力地幫助自己和同胞,每次看到她們都覺得她們身上充滿力量,閃閃發光。」

鄭巧鈺:「依個人觀察與經驗,組織在職涯發展、教育訓練以及工作發展機會方面,是會公平地提供給員工的。在部分地區如非洲薩赫爾,組織特別為當地女性員工提供職涯規劃及福利,以協助有實力員工成為未來領導者。」

Thet Mar Htay:「在無國界醫生工作之前,我不知道自己在工作和事業中能付出多少。我沒有信心在工作場所擔任領導工作。當我申請無國界醫生的工作時,我還是一名年輕的畢業生,沒有任何與國際人道組織合作的經驗。但是,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盼能應用我從公共衞生碩士課程中獲得的知識和技能。我一直在尋找能夠使我的職業生涯成長的環境。儘管我是一個經驗不足的女性,但無國界醫生認可我的技能和知識,並選用了我。從那時起,我開始了在無國界醫生的職業生涯。在無國界醫生工作的整個過程中,作為女性,我從未感受到歧視,而組織也不分性別地為員工提供相同的機會。
我在工作和和任務上有自主權,獲提供必要的資源,而且我的想法和意見受到認可和接受,擔任上領導的角色。我的第一份工作,任務相當艱鉅,於全國共有5個項目。此外,還開展了許多醫療項目,如愛滋病毒/結核病、丙型肝炎、性和生殖健康以及初級衞生保健。在不同國家工作期間,我有很多機會學習和成長。」

 

有甚麼令你覺得,以身為女性自傲?

童靜漪:「我不會說自己以身為女性自豪。反而,我會說我愈來愈欣賞兩性之間的差異。如果我們持開放態度,善用所有人(包括不同的性別)的長處和獨特之處,我們就能夠為取得更好的成果。」

魏保珠:「我從小在小城市長大,身邊很多人對女孩子的規訓是『要聽話,懂事』,很多人也會灌輸『女生讀書靠的就是死記硬背,後勁不足』、『女孩子留在老家裡好』的觀念。 但也是在小時候,看過很多香港拍攝的職場電視劇,裡面刻畫的女員警、女醫生、女法醫、女律師英姿颯爽,自信又有魅力,因此對未來去遠方求學,擁有自己的事業和專長有所期待。 在求學和工作的過程中,見證到一路同行的女性朋友,不光勤勤懇懇創造美好的生活,還積極為女性權益發聲,也見證到這些年來網路和媒體對同工同酬、女性就業天花板、生育焦慮、年齡焦慮、性別刻板印象、性騷擾等問題的反思和討論,其中很大程度是身在局內的女性的推動,這些時候,都會以身為女性感到驕傲。
在工作中,我有時候會被問到『女性也可以參加人道救援嗎?』,這個時刻我也會很驕傲,因為我的答案是『當然可以!』。 工作十多年,看到很多身為女性的醫生、工程師、財務人員在項目上飛快成長,擔任領導角色,受到當地病人的愛戴,也由衷地感到自豪。」

鄭巧鈺:「從前線以及辦公室工作的觀察,女性同事與領導者往往是團隊團結、堅穩的中心點。在必要的時候維持堅定,也同時能適當的對於身邊的人提出關懷。」

Thet Mar Htay:「我喜歡『每個成功女性的背後都是她自己』這句話。這句話說得沒錯。雖然我還不能說自己是一個成功的女性,但當我回首過去時,我用自己的力量和努力打造了自己的生。今天的『我』是由我自己創造。有很多原因使我為女性身分感到自豪。作為女性,我們被視為需要支持的弱者,我們的能力也被低估。如今,與性別相關的障礙已經減少,但社會對性別刻板印象的期望仍然存在。生活在社會中,女性不能忽視這一切。然而,許多女性可以實現她們的職業目標。我也是其中之一。女性的力量在於我們從不輕易放棄。此外,我們對我們的夢想著迷。正因如此,挑戰和障礙變成了機遇,讓我們變得更強大、更有韌性。我們堅強的意志讓我們能夠過上我們想要的生活。作為一名女性,我感到非常自豪。」

 

我們經常提到「性別平等」,你認為可以如何達到這個目標?你可以從辦公室政策談起。

童靜漪:「推動性別平等,能夠從任何地方入手。作為無國界醫生的總幹事,我致力透過日常運作和辦公室政策,培養性別平等的文化。可以是從基本開始:(1)公開談論,打破『這應該是或男性應該做』的成見;(2)透過公開對話,建議輪調工作;(3) 將這些由辧公室帶到日常生活和社區。」

魏保珠:「作為個人,我們都浸潤在傳統習俗和過往經驗之中,很容易對一些問題習以為常,固步自封。 因此我認為辦公室首先需要客觀分析和討論自己和身邊人存在的性別刻板印象和性別歧視,並向關注這些議題的同行學習。」

鄭巧鈺:「除了薪酬平等外,職能培訓及發展的機會也很重要,同時在工作安排上,如地點、工作時間等,提供彈性,令工作人員能達到工作生活平衡。另外,可在職場上,創造安全的討論空間,確保每個聲音都被聆聽、尊重。」

Thet Mar Htay:「無國界醫生的行為承諾包括員工不得基於種族、民族、性別、性取向、宗教或其他身份標誌歧視任何人。另外,我們有實施其明確的性別平等規則。組織應透過為某個時期設定明確目標,最大限度地投放資源推動性別平等,作為對項目目標的策略貢獻。而且,無國界醫生可以在日常工作場所促進性別平等,並通過進行辯論或小組討論傾聽女性的聲音。另應在工作場所的不同層面建立舉報和調查機制。」

救援故事

土耳其:災情嚴重多變 必須靈活應對

馬天尼斯
2023年2月25日2 Read Time
MSB148863 Medium (1) 0

前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