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艾滋病患者因被忽略的病毒 引致不必要的失明

据《科学公共图书馆──医学》杂志上周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不能成功为艾滋病患者诊治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会导致不必要的失明。自从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出现以来,发生于富裕国家的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案例已大幅减少;然而,作者们在试点研究中发现,在柬埔寨丶缅甸与泰国的后期艾滋病人中,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出现的机率,分别是百分之二十三丶二十七和三十二。作者们认为,只要培训医生进行筛检,以及令最佳疗法能够逐步为病人所负担,那么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的诊治,是不难整合进目前的艾滋病治疗之中的。

无国界医生泰国项目的前任医疗统筹韦尔迅医生是作者之一。他说:「两分钟之内,就能够相当容易及可靠地把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诊断出来,而且也有实用又有效的疗法。然而全世界不单没有正视这个问题,反而像在假装巨细胞病毒造成的死亡与失明都没有发生;更甚的是,大家就此接受了这个现实。」

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能导致免疫系统因艾滋病病毒严重削弱的患者,于三至六个月内失明。及早诊治,可以阻止疾病缓慢而持续的恶化。但由于发病初期常没有症状,所以诊断只可透过有系统地筛检所有具风险的病人。

「给缅甸的高危艾滋病患者进行常规的视网膜检验,令我们挽救了许多病人的视力,不致因为巨细胞病毒而失明。」无国界医生的艾滋病顾问萨巴帕斯医生(Dr. Kalpana Sabapathy),在引述塞瓦基金会(SEVA Foundation)眼科医师暨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专家海登医生(Dr. David Heiden)近日关于无国界医生缅甸项目的研究时这样说。

口服药缬更昔洛韦(valganciclovir)的疗法最好,但在很多国家,这长达四个月的疗程,费用高逾一万美元(约人民币八万元)。静脉注射药物更昔洛韦(ganciclovir)是比较累赘的另一种疗法,首两丶三周需每天注射两次,随后两到三个月每天注射一次。第三种疗法更不如人意——医生要一而再地用针戳进病人的眼球注射更昔洛韦。这种入侵性的技术要求特殊的训练,而且不能对抗巨细胞病毒侵袭眼睛以外的其它身体部位甚而导致患者死亡。

作者们认为,将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的治疗,整合进艾滋病治疗项目,是切实可行的事;但要对有感染该病毒风险的病人作系统的筛检,并保证病人可以得到支付得起的口服药缬更昔洛韦。不然,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会继续在艾滋病的疫情中被受忽视。

无国界医生「病者有其药」专案总干事冯提多医生说:「这是一个典型的恶性循环。因为药价如此昂贵,艾滋病治疗项目就不对这个病进行筛检,汇报中因此没有显示大量的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病人。既然纪录纸上的病患者人数不多,降低疗价与保证药物可为病人获得等等考虑,也就从来得不到优先关注了。」

对在资源匮乏地区治疗艾滋病,世界卫生组织不论在其现行或待定的指南之中,都没有提及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

在使缬更昔洛韦能广泛为患者获得这方面,尽管有了些进展,成效依然有限。生产缬更昔洛韦的罗氏药厂提出过给一些非政府组织优惠价,四个月的疗程药费每位一千二百八十一欧元(即一千八百九十九美元,约人民币一万四千八百一十二元)。但是这个价格依然昂贵,而且许多最受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严重影响的国家没有被包括在优惠范围之内。

这逼使我们作出好些不情愿的妥协。在泰国,无国界医生跟当地合作伙伴一样,决定采取不最理想的静脉注射和眼球注射更昔洛韦的疗法。在中国治疗病人,无国界医生得为使用口服药缬更昔洛韦支付全价,药费每位六千九百三十欧元 (即一万零二百七三美元,约人民币八万零一百三十元),比买一辆中国经济型轿车的价格还要高。

当务之急,是罗氏药厂要把优惠对象扩阔至所有发展中国家,并将优惠价进一步降低。有关药物在中国和泰国的现价昂贵仿如富裕国家里的卖价,在富裕国家这药物几乎仅用于器官移植期间的病人。然而罗氏药厂目前只顾瞄准这个用家人数少却有利可图的市场,以及在各国──包括印度这对发展中国家很重要的仿制药来源地──透过专利保护自己的地位。

该篇刊登于《科学公共图书馆──医学》杂志的文章,由一群眼科医生与艾滋病专家组成的国际团队,根据无国界医生的临床经验以及其它经由主笔海登医生(Dr. David Heiden)评估过的项目资料而编写。海登医生是旧金山加州太平洋医疗中心的塞瓦基金会(SEVA Foundation)的顾问。该文章《Cytomegalovirus Retinitis: The Neglected Disease of the AIDS Pandemic》原文可在网上公开取阅期刊《科学公共图书馆──医学》免费获取:
http://medicine.plosjournals.org/perlserv/?request=get-document&doi=10.1371/journal.pmed.0040334

> Cytomegalovirus Retinitis: The Neglected Disease of the AIDS Pandemic

地点
2007
議題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