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項測試發現,在曼琴當地捕獲的蚊子中有八成帶有沃爾巴克氏菌(Wolbachia),這是一種無害細菌,在超過一半的昆蟲身上都會發現。但一年前,當地的蚊子身上幾乎毫無這種細菌。(註:當蚊子帶着沃爾巴克氏菌時,這種細菌與登革熱等病毒在蚊子體內競爭,令病毒更難在蚊子體內繁殖,意味着蚊子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病毒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這測試結果很重要,因沃爾巴克氏菌可大大減低蚊子傳播疾病的可能,其中包括登革熱這種每年影響1-4億人的潛在致命疾病。2023年,無國界醫生蟲媒病毒預防項目的團隊在曼琴釋放了超過800萬隻身上培育了沃爾巴克氏菌的蚊子。團隊希望這些蚊子能存活下來,進行繁殖並將沃爾巴克氏菌傳予後代,從而大大降低該地區的登革熱發病率。
然而,過程中或會出現些不理想的情況。項目統籌博金(Edgard Boquín)說:「當我們不斷地釋放這些蚊子,意味這地區的蚊子越來越多,對當地社區造成困擾。同時,另一波登革熱疫情在首都爆發,這增加向人們宣傳登革熱有關資訊的難度,但透過人們直接參與活動,我們得以按計劃完成所有工作。」
「我們與當地社區、洪都拉斯衞生當局、洪都拉斯國立自治大學以及世界蚊子計劃合作。這體現了真正的團隊合作精神!這是無國界醫生與世界蚊子計劃首次在預防登革熱等蟲媒病毒方面合作。組織在社區參與方面有優勢,而世界蚊子計劃則有專門技術,我們相輔相成,令這項目得以實施。」
── 項目統籌博金(Edgard Boquín)
曼琴曾是該市登革熱發病率最高的地區之一。不過,與前幾年相比,去年的個案已有所減少,發病率也低於該市其他地區。
博金表示:「現時宣佈項目成功還為時過早。我們於9月對294隻蚊子做了檢測,我們鼓舞地發現帶有沃爾巴克氏菌的蚊子佔達85.7%。然而,這只是初步結果。在2025年第一季度,我們將進行最終測試,以瞭解這一策略如何減少登革熱對曼琴的影響。」
儘管博金很謹慎,未有過早地表現出太大興奮,但他還是滿懷希望。他滿意地笑著說:「這無疑是大有希望的。」
「如果我們沿此路繼續走下去,沃爾巴克氏菌方案將會成為一個減少洪都拉斯登革熱的有效工具。長期以來,我們看到人們如何飽受登革熱之苦,但現在我們從社區中聽到一些正面消息,表示在釋放沃爾巴克氏菌的蚊子後,情況正產生變化,這為那些經歷過登革熱或身邊有病患者的人人帶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