襲擊事發當晚,一枚導彈襲擊了住宅。緊急救援隊仍在瓦礫堆下尋找倖存者。目前已證實有12人遇難,超過70人受傷,當中包括6名兒童,許多傷者仍在醫院接受治療,傷勢足以危及生命。
無國界醫生在烏克蘭的協調辦公室位處基輔,我們團隊也在該城市生活和工作。
無國界醫生在烏克蘭的項目總監瑪律凱塞(Thomas Marchese)說:「目前,我們的員工和其他數百萬人一樣每晚都面臨轟炸。昨晚,我們一些員工整晚都待在地鐵站內,亦有一些人別無選擇,只能叫醒孩子盡力在家中躲避,爆炸聲震得地面搖晃,窗戶亦吱吱作響。沒有人是安全的,人們筋疲力竭,很多人活在恐懼之中。」
最近這次對基輔的襲擊延續了烏克蘭遇襲的模式:對住宅、醫院和學校的攻擊每天都上演。4月5日,在克里維里赫市發生襲擊事件,造成20人遇難,其中有9名兒童,無國界醫生救護車隊展開應對。無國界醫生輔助醫療人員轉介一名年僅7歲的倖存者,她的髖關節骨折、還伴有失血性休克和彈片傷。
4月23日,俄羅斯軍方的無人機襲擊了馬爾加涅茨(Marhanets)的一輛巴士。據報第聶伯羅地區有9人遇難,50人受傷。無國界醫生救護車隊向當地衞生部的大規模傷亡應對計劃提供支援,轉介大量失血和遭彈片傷的病人。
自2022年烏克蘭危機升級以來,約2000間醫療設施被損毀或破壞。最近數月,該國各地醫院都要應對大量傷亡事件,醫院也成為襲擊目標,尤其是靠近前線的醫院,而那裏的醫療系統早已承受巨大壓力。
「人們承受大規模襲擊,我們在流動診所中看到心臟病發作和中風個案增加,而這些疾病與長期壓力有直接關係。在烏克蘭,戰火影響人們每天的生活,在通勤,買麵包或送孩子去幼稚園途中都可能會被襲擊。當地沒有預警,沒有安全地方,正常生活和極端暴力的轉換往往在瞬息之間發生。平民決不能成為襲擊目標。」
── 無國界醫生在烏克蘭的項目總監瑪律凱塞
無國界醫生輔助醫療隊目前正在蘇梅(Sumy)、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Dnipropetrovsk)、哈爾科夫(Kharkiv)、赫爾松(Kherson)和尼古拉耶夫(Mykolaiv)地區支援緊急應對,而外科醫療隊則繼續在衝突地區附近的醫院提供救生護理。在切爾卡瑟(Cherkasy)和敖德薩(Odesa)亦會繼續提供物理治療和心理健康護理等康復護理,而在文尼察(Vinnytsia),心理健康團隊則為戰事造成的創傷後綜合症病人提供治療。而在烏克蘭的醫療設施中,有一點是不變的:傷者湧入求醫從未真正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