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並快樂的工作──南蘇丹穆勒部落救援側記

在這裡工作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但對整個後勤工作來說就更是難上加難。這裡幾乎是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地理位置極其偏僻,自然物質極其匱乏,加上非洲特別的季節氣候和交通因素,對後勤工作來說就是雪上加霜了。

Photo source: Gary ZENG

雨季從四月底開始,持續到十月底,在整個雨季裡,因為整個地勢很是平坦,雨水能沖刷到每個能到達的角落。就連從我們生活區走到工作區都會讓你氣喘吁吁:四周全部是鬆軟的泥;十一月到四月為旱季,是我們唯一能利用路上交通的時間(但真正的路上交通只能用大概三個月),但工作難度也是極大。在雨季那些極其鬆軟的泥,經過非洲炙熱太陽的烘烤後,泥的硬度和石頭幾乎差不多,要想在地上挖出一個坑可真有難度。 一切大型一點的建築修補工作都必須要在這短短的旱季時間內完成,同時要計畫好整個項目在整個漫長雨季的所有物資需求,確保在雨季到來之前能儲備足夠的物資,因為在整個雨季裡,這裡是一個被水隔離的世界。充沛的降水量讓絕大部分地方都形成沼澤地,汽車完全不能通行;河道更是危險重重;飛機跑道更是要靠上天的眷顧才能降落。在整個雨季裡,我們只能靠船來支持我們的鄉村診所,而物資供應就顯得非常困難。在這個世界裡,無國界醫生把陸、海、空都用上了,這所有的一切只是為了讓多一點人得到醫療服務。在這裡我真心感謝那些無私的捐款人,沒有您們的捐助,這個世界不知道會增添多少痛苦? 謝謝您們讓我們有機會為這個世界增添一點快樂。

Photo source: Gary ZENG

除了物資供應上的困難外,更大的一個挑戰是在當地沒有理想的人力資源。因為長年的戰爭和深刻的歷史背景因素,當地人接受教育的機會和條件極少,有些本地員工的工作態度有時讓我們這些興致勃勃、千里迢迢來這裡做救援工作的人感到很是沮喪。也許你會說︰「本地找不到合適人手的就從外面招聘啊?」但在這個部族觀念根深蒂固的世界裡,我們更是不可以挑戰這個觀念,就連我們緊急轉移病人都必須要考慮到這個因素,不然會讓事情變得無法控制,我們有過深刻的教訓。這些因素更是讓我的工作量成倍增加:佈置工作、培訓員工、反復耐心督導!很多有技術的工作必須要隨時督導、糾正,不管你說的多麼仔細、解釋的多麼詳盡。不能責怪他們的能力,他們也慢慢的在成長,有時也有驚喜帶給你。 來項目之前,因為安全因素,整個協調團隊完全撤離。團隊回來之初,挑戰真的是處處皆是:語言障礙、儲備物資經常丟失、員工情緒低落、工作時間觀念差……萬事開頭難,但真心的付出總會有回報。我從上班時間入手:如果誰遲到一分鐘就要上交五個蘇丹鎊,用這個錢來給大家買飲料喝!對於臨時工,如果遲到一分鐘就不聘用,這個措施得到部門員工的完全認可。從那以後我部門的員工都是提前二十分鐘就到集合點等候分配任務。 語言障礙是我最記憶猶新的事情:我的助手因為個人原因,一直在本地監獄裡;到項目第二天,我的庫房管理人員因為物資丟失被炒魷魚!後勤部門就我和三十個不懂英語的員工!困難真的可以想像。天天都用我在上個救援任務練就的肢體語言來交流,剛開始幾天,大家都笑的前俯後仰,後來我們慢慢的有了默契,不用語言也能夠理解彼此的意思要求。現在很多有技術性的工作,我們都可以用肢體語言來交流理解,這個真的不容易。我為我的員工感到驕傲! 當然,最重要的是還是要以身作則。在工作時,我自己一定早到;嚴肅和幽默必不可少;身體力行也是必須的;讓員工自己感受到自我認可和自我成長也是關鍵;讓他們感到你是他們的一份子;提供新知識資訊;對他們生活、工作的關心……現在我的團隊是最好的團隊,其他部門都羡慕我的員工。 這就是我的工作:痛苦並快樂著!
曾思斌,來自中國的後勤人員,二零零八年參與無國界醫生在四川的地震救援工作。二零一一年,遠赴南蘇丹皮博爾參與救援任務。
地點
2011
議題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