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國界醫生五名香港志願人員前往中國四川地震災區

無國界醫生五名香港志願人員,包括無國界醫生香港辦事處前主席陳英凝醫生、腎科專家李錦滔醫生、骨科手術醫生姚漢華醫生、後勤人員周健德和負責資訊統籌的黃潔心,昨已啟程前往中國四川地震災區,協助災情評估和提供援助。
據官方媒體報道,今次中國四川省大地震,已超過二萬人死亡,相信會有更多人死亡或受傷。無國界醫生三支工作隊正在四川進行災情評估,並會於日內運送藥物、醫療物資和衛生包等。
陳英凝醫生於一九九八年加入無國界醫生,曾到中國廣西及科索沃,參與當地的醫療人道救援工作,包括於九八年協助救援隊評估廣西水災災情,和制定救援目標及計劃。她現為無國界醫生香港辦事處的顧問委員會成員,並於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出任助理教授一職。她的研究範疇包括地震和水災有關的災難評估、管理、應變等。
陳英凝昨出發前表示,大型災難發生後,若衛生情況不理想,災民容易出現腹瀉、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故希望能前往災區,找出哪些地方仍未得到所需救援,從而施以援手。她並指出,災區的地下電線、煤氣喉等或會於地震中損毀或外露,災民應小心,避免在災場亂走或挖掘,免生意外,而且教導災民注意衛生、避免飲用不潔食水,也十分重要。
參與巴基斯坦地震災後醫療項目的姚漢華醫生指,地震中最常見的是手腳骨折的病人,當中因重物壓傷導致肌肉壞死的病人更急需進行截肢手術,所以骨科服務對地震傷者來說,十分重要。
他又說︰「在巴基斯坦地震的醫療項目中,處理過不少手術後遺症的病人。故這次心態上和能力上準備都較為充足。可以說看到一個症出現,已經知道大概要進行哪類型的手術。」
至於後勤工作方面,曾參與南亞海嘯救援的後勤人員周健德表示,地震災區的困難或較海嘯的為多,因為海嘯沖走一切,但地震災區上滿佈瓦礫或地陷,要揀選合適地方搭建臨時醫療站亦會相對困難。她並指,首要除了要為災民提供潔淨食水外,亦不要忽略污水的處理,否則亦會影響災區的衛生環境。
另一名志願人員、香港腎科學會委員會成員李錦滔醫生,亦已於昨早前往四川成都,以便評估當地醫院醫療需要,尤其是「擠壓綜合症」治療方面的情況。「擠壓綜合症」是由於肢體受壓內傷,受損的肌肉便釋出大量毒素進入血液而引致腎衰竭。若沒有治療,「擠壓綜合症」可以致命。

地點
2008
議題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