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國界醫生已展開伊朗地震救援工作

大批緊急物資從鄰近國家送抵災區

國際醫療人道救援組織無國界醫生駐守伊朗的工作隊已於地震當日抵達巴姆市現場,與當地的紅新月會攜手進行災情評估。為應付地震後大量的醫療需要,多名醫護人員已在當地展開救災工作,另外兩支救援隊伍分別由比利時及馬德里出發趕至現場。無國界醫生亦即時從後勤中心及鄰近國家調配包括藥物和毛氈等醫療及緊急物資,送往災區應急。

目前,無國界醫生最先到達的一支醫療隊已開始支援當地兩個醫療站;三名腎科專家,則將協助地區首府克爾曼的醫院專責救治轉介來的嚴重傷者,處理受壓擊引起的腎衰竭(經驗顯示,地震傷者死亡的一個主因是腎衰竭,由於肢體受壓內傷,受損的肌肉會釋出大量毒素進入血液,引致腎衰竭,如不妥善處理,可以致命)。無國界醫生的其他救援隊伍會到巴姆市鄰近村落,為受影響的災民提供救援,附近地區人口達二十五萬人。現時,受災人數難以估計,但很可能已逾十萬人。當地晚上氣溫降至攝氏零度以下,災民急需容身之所、毛氈及可飲用的食水。

無國界醫生首批共十噸救援物資包括藥物、緊急物資、淨水物料及五千個塑料水罐,已於昨日由法國波爾多無國界醫生的後勤中心由貨機直接運抵災區;在兩伊首都德克蘭和巴格達的緊急醫療物資(包括藥物、手術用品及近二萬張毛氈)亦已運送往災區。另有二萬六千張毛氈星期日由杜拜空運至當地。

巴姆市內十一萬名居民目前有很大的需要:整個城市差不多完全被摧毀,包括兩所醫院;頹垣敗瓦中挖掘出很多屍體;地震後設立的兩個醫療站已擠滿了人;更面臨水、電及藥物短缺。在巴姆市的機場,設置了一所簡單的醫院,以穩定傷者情形來運送到克爾曼、Ispashan、扎黑丹及阿巴斯港等地方治理。

無國界醫生自一九九五年起在伊朗馬什哈德及扎黑丹地區為阿富汗難民提供援助,並曾在一九九零年的伊朗地震中參與救援。
地點
2003
議題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