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魯:無國界醫生移交最後一個項目

國際人道組織無國界醫生撤離秘魯,結束該地二十三年的工作。它的最後一個項目,是為居於利馬(Lima)的埃爾薩爾瓦多(El Salvador)貧民窟內的愛滋病人提供醫療護理。這個項目已經移交給秘魯衛生部。

一九八五年,無國界醫生開始在秘魯工作,當時秘魯正發生激烈內戰。那時,無國界醫生為阿亞庫喬(Ayacucho)的農村社區的居民提供醫療服務。二十三年來,在這個複雜的環境中,無國界醫生提供了從基本醫療護理到治療愛滋病及結核病的項目。後者還包括在Lurigancho 監獄的一個項目,這個監獄是利馬一個擁擠的大型監獄。
       
無國界醫生還對該國發生的一系列緊急事件作出回應,最近的一次緊急事件是發生在八月十五日的一次地震,這次地震摧毀了伊卡(Ica)的部分地區。無國界醫生為地震災民提供醫療救護、心理輔導、贈送藥品給醫療診所、提供食水和衛生設備,以及分發救援物資。 這項工作在二零零七年十二月結束。

近年,無國界醫生將工作重點集中在為愛滋病人提供全面醫療護理。愛滋病在秘魯並不很盛行。愛滋病的傳播高度集中在邊緣化的人群中,例如性工作者、男同性戀、吸毒者和囚犯。

埃爾薩爾瓦多貧民窟的項目開始於二零零四年,該項目旨在執行一項將全面的愛滋病護理分散於不同地點進行的模式, 埃爾薩爾瓦多貧民窟是利馬第二大的貧民窟,在那裏居住了大約五十萬人。

無國界醫生醫療隊伍不但為居住在貧民窟裏的愛滋病人提供全面的醫療護理,還透過促進免費獲得醫療護理,免費單劑用藥,以及使愛滋病病人和當地的醫務人員提高自身抵抗愛滋病的能力,努力減輕愛滋病病發癥以及減少人們對愛滋病病人的歧視。

此外,無國界醫生在秘魯的五個省份中第一次開展人手CD4 計算法。無國界醫生還培訓了秘魯衛生部的醫療人員,這一行動對於建立病人免疫水平以及決定愛滋病人接受反逆轉錄病毒治療的恰當時間,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無國界醫生在秘魯的項目總管寶夫佩魯斯(Marietta Provopoulos)說:「我們已經實現了該項目的基本目標,並已經把該愛滋病治療項目的所有活動移交予秘魯衛生部。做出移交該項目的決定,是因為秘魯衛生部接管和將繼續執行我們的活動。愛滋病藥品的供應保障到下一年,全球對抗愛滋肺癆及瘧疾基金投資大筆金錢,支持秘魯的對抗愛滋病戰略,因此我們認為無國界醫生是時候撤離了。

從二零零六年起,無國界醫生就開始將埃爾薩爾瓦多的所有活動逐步移交予秘魯衛生部。這些活動包括為大約一百位病人提供藥品和進行治療、將病人從聖何塞愛滋病醫院轉介到埃爾薩爾瓦多的三所周邊醫療中心,讓病人在離家較近的診所覆診。
      
無國界醫生已經培訓了兩千多名醫護人員,並且在三十多個醫療診所開展自願咨詢測試服務。自該項目開始以來,已經有四百八十二位愛滋病人登記加入項目,其中三百四十二名病人接受抗逆轉錄病毒治療。

寶夫佩魯斯總結說:「經過二十三年不間斷的援助,在移交完我們的最後一個項目後,我們現在已經準備好離開秘魯。當然如果秘魯日後發生緊急事件,需要我們的援肋,我們也會做好準備予以回應。」

 

地點
2008
議題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