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的混淆:對假藥的戰鬥偏離正軌

假藥對其成份或產地作出虛假陳述,造成真正的問題。但二零一零年,不少聲稱解決假藥問題的倡議偏離正軌,以貿易手法處理原為公共衛生層面的問題。這並不非真正解決假藥和不合標準藥物的問題,但最終卻令具品質的仿製藥遭到打擊。

例如,肯尼亞採納打擊假藥的法例中「counterfeit(仿製品)」的定義廣泛,合法生產和具品質的仿製藥亦涵括在內。條例的涵蓋面過寬,將會嚴重危害人民的健康,無國界醫生和其他的治療服務提供者依賴供應可靠的仿製藥,為當地居民提供治療。二零一零年四月,一班支持推動公共衛生政策的肯尼亞人挑戰這項法律是否符合憲法,並贏得訢訟,目前正進行司法覆核。但類似的條例正在烏干達及其他東非國家進行立法。

另外,數個富裕國家在二零一零年完成草議反仿冒貿易協定,他們希望發展中國家亦簽署有關協定。縱然這項協定聲稱保護公眾免受假藥侵害,但實際上為了強化知識產權──反仿冒貿易協定將會透過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行為,強化藥物壟斷和增加知名藥廠的權力,從而壓制可負擔的仿製藥的生產和分發。

不合標準藥物和假藥的問題必須得到正視,但並非透過危害仿製藥的方式。我們需要清楚界定假藥的定義以免與貿易問題混淆,並正視真正的公共衛生問題。不合標準藥物所引致的更大問題必須得到更多的關注。

無國界醫生「病者有其藥」運動政策倡議總監查爾絲(Michelle CHILDS)︰「依賴只會強化知識產權的措施來保障公共衛生是一個很差的框架。這些措施偏離處理假藥的正途,導致不恰當和有害的解決方法被推廣,未能保證病人可以獲得安全、具品質和有效的藥物,更為病人獲得藥物造成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