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為什麼」的問題

今天和新加坡來的同事Lee一起吃晚飯,談到了其他一些非政府組織的條件和待遇都比無國界醫生的好,我們目前在朱巴的住宿條件在保證安全和衛生的情况下,已經降到最基本的需求,沒有熱水,沒有空調(空調是否使用要等比利時的行動中心批准)。 剛到這邊的時候,聽到沒有熱水洗澡真的是有點吃驚(洗了30多年的熱水澡,是有點不習慣),不過,也接受了,既然我到這裡了,就不會去抱怨,因爲已經抱著條件艱苦的心理來了,在首都的條件已經比前線的條件好出很多倍,我們有床睡,有乾淨的衣服換,不用擔心飲水問題,住所的安全措施都很好,吃飯也不成問題,比起那些當地流離失所的難民和在前線辛苦工作的同事,我真的覺得很滿足。我覺得只有把資金用在真正有用的地方,比如說救援物資、藥物等等,才能真正體現出人道救援的意義。否則吃的最好的,住的最好的,享受當地最好的資源,去救援那些溫飽都不能保證的人,看起來就像一個笑話故事。 我們的組織真正把錢用在了真正發揮作用的地方,救援人員的補助金不多,住宿的條件也是基本的,食物只要乾淨衛生就好,出差是不允許打車的,我培訓時,在丹麥住的是兩人一間的青旅,所有的機票全是經濟艙,所有我親身感受的這些,我覺得無國界醫生是把捐助人的錢都用在了最需要的地方。中國有句古話,「好鋼用在刀刃上」。 很多同事都可以在國內找到收入多出這裡很多的工作,但是他們卻選擇在這裡工作,這說明了很多事情。一位同事,在法國了接受很好的教育,但是她卻選擇了無國界醫生;一位意大利的醫生,第一次未被錄取,她不斷的繼續遞申請,直到被錄取;一位來自美國的醫生,爲無國界醫生的緊急項目,犧牲自己的假期到這裡幫助前線的病人;這樣的故事太多了。我一直在問,是什麽樣的動力促使這些原可以享受美好生活的同事放棄一切,來到陌生的國度,幫助這裡需要幫助的人們。我也一直在問自己,爲什麽會來這裡?我想,現在僅僅用「我想做一些有意義的事」的答案,已經不能回答我自己了。
溫蘊潔,來自中國的後勤人員,2012年遠赴南蘇丹,首次參與無國界醫生的救援工作。
 
地點
2012
議題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