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民

孟加拉科克斯巴扎爾(Cox’s Bazar)是世界上最大的難民營,無國界醫生與羅興亞社區合作,一同見證羅興亞人的挑戰、經歷和生存境況。在羅興亞人逃離緬甸的第6年,有些病人正面對艱困的心理健康狀況。孟加拉科克斯巴扎爾(Cox’s Bazar)是世界上最大的難民營,無國界醫生與羅興亞社區合作,一同見證羅興亞人的挑戰、經歷和生存境況。在羅興亞人逃離緬甸的第6年,有些病人正面對艱困的心理健康狀況。透過共同創作和故事分享,不僅幫助羅興亞人傳承其文化,也具有心理治療效果。 在孟加拉科克斯巴扎爾庫圖巴朗(Kutupalong)難民營內,無國界醫生的醫療設施後院有一塊木板,板上有棵「竹藤樹」正慢慢成形。...
6年前,羅興亞人從緬甸逃往孟加拉,規模屬史無前例;6年後,這世上最大的難民營仍存在迫切醫療需要,但所提供的護理卻越來越少。在現時全球各地正經歷多場大規模人道危機的背景下,為這100萬名無國籍人士提供人道援助所分配的國際資金,每年面對的壓力都逐漸增多。羅興亞人沒有合法身份,不能以合法工作維持自己和一家生計,所以幾乎只能完全依靠人道主義援助生活,情況令人極為擔憂。儘管無國界醫生是難民營內其中一個最大提供醫療護理的組織,但組織在一些地區的服務能力已達極限,因此我們不得不收緊入院準則,以應對求診病人的龐大醫療需求。 大逃難六年後:「臨時」狀態仍持續 2017 年 8 月,緬甸軍方在緬甸西北部的若開邦...
根據聯合國資料,自4月中蘇丹爆發戰爭以來,超過13,800人逃離蘇丹而抵達中非共和國,其中大部分為蘇丹難民。當中也有一些中非人,他們都曾在不同的危機期間逃離該國。 第一批難民選擇棲身在邊境城鎮安姆達弗(Am Dafok),以縮短他們與身在蘇丹親屬之間的距離,而中非政府決定將他們重新安置到比勞(Birao)的科爾西(Korsi)營地。目前為止,已有1200人被安置到此處,這地方對流離失所者來說更安全,而人道組織也更容易前往支援。然而,大部份難民為婦孺,而許多人不願意在未經一家之主同意的情況下被重新安置。 最終約九成的難民仍滯留在邊境地區,他們得到的援助不足,因在那裏工作的人道組織寥寥可數。 「...
【7月7日更新】 7月3日至5日,以色列軍隊對約旦河西岸北部城市傑寧進行了三天的軍事襲擊,造成12人死亡,多處地方亦受嚴重破壞。7月6日,無國界醫生員工評估傑寧的難民估人道需求,同時捐贈緊急和創傷物資予營內的社區醫護團隊。 項目統籌阿爾謝尼耶維奇說:「我們到營地評估人們的醫療需要,也在這裏看到不少平民的房子被完全摧毀,以及一些長期病人需要藥物。」 【 7月4日更新 】 無國界醫生在傑寧的行動統籌阿爾謝尼耶維奇(Jovana Arsenijevic)表示: 「以色列軍隊多次向哈利勒蘇萊曼(Khalil Suleiman)醫院發射催淚彈,這是不能接受的行為。急症室現已無法使用,...
6月14日,希臘海域發生沉船事故,造成多達500人死亡或失踪。無國界醫生譴責歐盟的移民政策,並呼籲承擔人命損失的責任,以及在海上建立由國家主導、專門而積極的搜救機制。 無國界醫生在希臘和巴爾幹的項目總管斯塔德里尼(Duccio Staderini)表示:「各國缺乏政治意願去確保其提供救援的能力,導致這場自2015年以來在地中海發生的最嚴重海難。」 無國界醫生團隊在希臘的馬拉卡薩(Malakasa)登記中心為事故倖存者提供醫療和心理護理,並對罹難者表示哀悼,以及對事件感到憤怒。 「我們還要重複多少次這種悲劇? 正因歐盟的『阻嚇」移民政策,迫使人們選擇這條致命路線,...
自蘇丹衝突爆發以來,無國界醫生在12個州展開工作,包括喀土穆(Khartoum)州、卡薩拉(Kassala)州、傑濟拉(Al-Jazeera)州、西/北/中/南達爾富爾(Darfur)州、紅海、阿爾加達里夫(El-Gedaref)、青尼羅(Blue Nile)州、白尼羅(White Nile)州和尼羅河(River Nile)州。我們將繼續在能夠前往的地區調整和擴展緊急應對工作,致力和不偏不倚地解決最迫切的醫療和人道需求。以下是無國界醫生為逃離蘇丹到鄰近國家(包括乍得、中非共和國和南蘇丹)的人展開的應對工作: 乍得 根據國際移民組織估計,自蘇丹衝突開始以來已有超過15萬人逃往乍得,...
2023年1月至5月期間,共有166,649人冒生命危險,從哥倫比亞徒步穿越達連隘口(Darién Gap)前往巴拿馬,人數較2022年同期增加五倍。目前無國界醫生團隊向身處巴拿馬南部、經歷過危險旅程的倖存移民提供護理,並深切關注當地對其提供的保護、衞生和基本服務不足的情況。 在巴拿馬南部達連省聖維森特(San Vicente)臨時接待中心內,最年幼的移民是安托萬(Sam Antoine)。這名只有八天大的嬰兒躺在無國界醫生的緊急擔架床上,他偶爾會活動其小小手腳,亦不時睜開眼睛看着母親梅蘭德(Merlande)。組織的當地醫生站在母子身旁,並為他們提供護理。 來自海地的梅蘭德今年 39 歲,...
於今年的世界難民日,四名因受暴力而被迫逃離緬甸的羅興亞難民,向無國界醫生分享他們的故事。 這些故事展現他們非凡的堅韌和力量,以及馬來西亞當地人如何幫助他們度過艱難時期。 36歲的巴卡爾(Abu Bakkar) 來自緬甸的36歲羅興亞難民巴卡爾(Abu Bakkar)分享了他的歷程,以及於2013年抵達馬來西亞後面對的困難。他說,最初幾個月的生活很艱難,因為他無法找到購買必需品的地方,也無法適應文化差異。然而,在當地社區的幫助下,巴卡爾一一克服這些挑戰。 他感激地表示:「最後,我逐漸在我居住的社區成為好鄰居。當地社區常給予幫助,他們會提供膳食,真的很好。」 他說他並未選擇成為難民,...
巴卡里(Bakary)是一名年齡具爭議而無人陪伴的未成年人士,曾住在馬賽一間臨時收容中心。他途經利比亞和意大利,最後抵達法國。該中心由當地一間叫「Collectif 113」的機構管理,收容一些年齡具爭議且無成人陪伴的兒童。無國界醫生向該中心提供財政和醫療支援。 16 歲的巴卡里(Bakary)*,來自科特迪瓦 我和叔叔一同離開科特迪瓦(Côte d'Ivoire)。我們途經布基納法索(Burkina Faso)和尼日利亞,再穿越沙漠前往利比亞。當我抵達利比亞時已疲憊不堪,因為我病倒了。 我們與數百人一起在一個被鎖上的倉庫中等待了數星期。守衞給予我們一些麵包,我們只吃了一塊。某天早上,...
在本周最近一次停火結束後,蘇丹首都喀土穆(Khartoum)再次爆發激烈衝突。無國界醫生在瓦德邁達尼(Wad Madani)的團隊看到來自喀土穆的人數急增,約5,000人已住在城市附近的三個主要營地。上星期,在組織展開工作的其中一個地方,流離失所者人數由300人大幅升至2800人。大量人口湧入進一步凸顯在這場蘇丹衝突中,急需為流離失所者提供基本醫療和其他服務。 無國界醫生醫療統籌沃爾茲(Anja Wolz)表示:「眾多由首都逃到瓦德邁達尼的流離失所者,在喀土穆的衝突中失去了所有財產和生計,甚至失去其家人。」 自5月初以來,無國界醫生團隊在蘇丹衞生部員工的支援下,...
Subscribe to RSS - 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