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波拉:隔離健康救援人員可有礙抗疫工作

國際醫療人道救援組織無國界醫生今日(2014年10月27日)指出,把參與西非伊波拉抗疫工作後回國而沒有出現病徵的醫護人員強制隔離,做法並沒有科學根據,可以對在疫症源頭控制疫情的工作構成障礙。
 
嚴密地監察從受伊波拉影響國家回來人士的健康情況,比強制隔離沒有病徵的人士更為可取。
 
無國界醫生美國總幹事德洛奈(Sophie Delaunay)說:「其實有其他方法可以適當地回應公眾憂慮和處理緊急的醫療問題,而應對伊波拉的工作,一定不能被並非受疫症嚴重影響國家的恐慌所主導。任何在沒有科學和醫療根據下,便把健康的救援人員隔離的規定,都很可能會成為窒礙其他救援人員到西非疫症源頭參與抗疫的原因。」
 
無國界醫生的國際救援人員,在受伊波拉影響國家肩負為期4至6星期的救援任務。在完成任務後可能要被隔離21天的風險,已導致一些人員縮短在前線的時間,另一些則傾向不參與任務。當伊波拉疫情正處於歷來最失控的情況之際,這將嚴重打亂無國界醫生和其他組織在前線的救援工作,同時導致急需的醫護人員整體不足。
 
無國界醫生目前倚重一小撮的救援人員,他們都擁有應對伊波拉疫情所需的高度專業技術。進一步限制這群救援人員的進出將可帶來災難性後果。自3月以來,無國界醫生已派出超過700名國際救援人員到西非,參與伊波拉應對工作。
 
加強對回到美國的救援人員的限制,或會令其他國家亦採用類似的措施,對於在西非的抗疫能力將帶來更大的影響。
 
無國界醫生(國際)主席廖滿嫦醫生說:「我們需要由科學而非政治議題所主導。要降低伊波拉擴散至西非以外地區的風險,最好的方法是在當地抗疫。任何削弱有關行動或者阻礙具資歷的人員前往提供援助的政策,都是短視的。我們要遏制這場疫情,需要看得比自己的國界更遠。」
 
醫療科學已顯示,伊波拉感染者假如沒有出現病徵,便不會傳播病毒。伊波拉並非像傷風或感冒病毒等由空氣傳播。它只會透過直接接觸出現病徵的感染者的體液(例如血液、嘔吐物和排泄物)而傳播。
 
無國界醫生針對回國醫護人員的指引,是根據不同國際衛生組織的指引而制定的,其中包括世界衛生組織及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這些指引都有被嚴格遵守。
 
此外,醫護人員受到歧視的風險亦非常實在。維持公眾對所有醫護人員的信任和信心是十分重要的。專門處理結核病和愛滋病等傳染病的醫護人員,都不會受到歧視或在行動上受到限制。
 
無國界醫生自3月開始在西非展開伊波拉抗疫工作,分別在幾內亞、利比里亞及塞拉利昂3國進行,目前聘用了270名國際救援人員及超過3,000名當地員工。無國界醫生管理6所治療中心(幾內亞、利比里亞及塞拉利昂各有兩間),提供約600張隔離病床。自疫症爆發以來,無國界醫生接收了超過4,900名病人,其中約3,200人確診感染伊波拉。約1,140人已康復出院。自3月以來,已運送了超過877噸物資到受影響國家。
 
無國界醫生單是去年便在近70個國家治療超過900萬人,協助超過18萬名婦女分娩,進行逾7.7萬宗手術,並治療近200萬宗瘧疾個案。無國界醫生的救援人員在出發前、任務期間和回來後,都付出了大量時間、精力和技術。組織在設計不同指引時亦考慮到這方面,因為向最有需要的人提供救命的緊急醫療護理,亦取決於有否竭盡所能保障救援人員的健康。
 
地點
伊波拉
議題
伊波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