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新冠重返南蘇丹

經歷2019冠狀病毒病的洗禮,三年後我又再回到這地,南蘇丹本提烏(Bentiu)無國界醫生的醫院工作。

還記得2020年初,我在這裡服務的時候,南蘇丹還未開始受到疫情大流行的侵襲。2023年的今日,我們經歷過隔離、封城、搶口罩、做快測等,但來到這國度,彷彿一切從未發生。南蘇丹人仍受到衝突、貧窮、疾病的折磨,就像新冠對他們來說,也只是一種微不足道的困難。我們關注的「晚上可否堂食」、「何時變回一線」等,又豈能跟他們每日要面對的苦難相比呢?

重回舊地,跟曾經一起拼搏的本地同事興奮地問好、擁抱一番。三年過去,他們仍然堅守崗位,為自己的同胞服務,沒有為更好的生活質素而離開這地,真心可敬!

跟上一位來自美國的外科醫生簡單做了些交接工夫,就要開始重操舊業了。之前還擔心自己事隔三年,在前線救援任務的工夫早已變得生疏。還多得一班曾經出生入死的醫護同袍們,很快我就拾回當年那種奮力搶救的感覺了!

首天的第一個Call, 就是來自急症室。我們接收了三位來自同一宗交通意外的病人:一位老婆婆的鎖骨骨折,沒有大礙,為她止痛便可;另一位女士,雙膝及手臂有大範圍傷口,但沒有骨折,作一些傷口護理及後期植皮便可;第三位是個男童,也是最嚴重的一位,其雙腿被翻倒的重物壓到,導致雙腳出現開放式骨折,一雙腳掌彷若搖搖欲墜,十分嚇人。

他們三人都是蘇丹人。由於此時蘇丹正發生激烈的衝突,他們為逃避戰火,乘座一輛據悉超載十分嚴重的貨車,冒險前往南蘇丹。加上近日連場大雨,貨車意外翻側引致嚴重的人命傷亡。

我為這位男童處理傷口,確認沒有傷及血管與神經線,便需要為他固定骨折。

於這些衝突頻繁的落後地區,絕大部份的骨折創傷都屬於高度受污染的,加上手術室一般都很難達到先進國家的無菌標準,所以絕大多數的骨折創傷都會用上外置式支架作固定。雖然它相對笨重,但它卻能避免內置式支架的異物感染機會,故於戰火大地上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但由於欠缺X光設備,對他的骨傷程度只能倚靠臨床經驗及經由開放式傷口的骨骼檢查「摸骨」,而手術期間「落釘」位置與深度也別指望有我們香港手術室的X光導航。也許能換句話說:「一切靠估」!但這也正正是我們用最有限的資源去盡量做的好例子!

經過兩小時的搏鬥,好不容易地把男童的一雙小腿固定好了!預計約六至八個星期後,他雙腿的骨傷便會復原,可以重新走路了!

地點
南蘇丹
議題
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