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事——從難民到救援人員

 
約翰松撰寫
 
在我19歲時,全家被迫逃離蘇丹。那是1986年,我被恐懼所籠罩,至今記憶猶新。我聽到越來越多的南蘇丹人正遭到迫害和虐待,連兒童也不能倖免。我們村裡幾乎所有人不得不背井離鄉,逃到埃塞俄比亞。不過許多人都未能成功抵達,他們不是在途中餓死就是渴死。由於沒有醫院和醫生,有一些人生病了,只好被留在途上。
 
我們逃離了很長一段時間,四五個月後才抵達埃塞俄比亞的難民營。我和家人在途中失散,我感到十分孤獨。那時我以為自己是家裡唯一生還和成功走到難民營的人。八個月後,我與母親重逢,她還帶著我的姐姐和弟弟。我高興極了!但我的父親沒有和他們在一起。三年後,我們才得到他的消息,他住在現時屬南蘇丹國土的比爾帕(Bilpam)鎮。
 
營地生活
在難民營裡,我和姐姐弟弟都得了麻疹。幸好我們在一個帳篷診所裡得到治療。無國界醫生和安泽国际救援協会的人員在難民營裡工作。我第一次有這樣的想法:「也許有一天我能在救援組織裡當一名護士。」不過在那時這還只是一個奢望。現實中的難民營放眼盡是飢餓和疾病。
 
不過我還是能夠上學。我們坐在樹蔭下上課,雖然沒有鉛筆和本子,卻可以用粉筆在紙板上書寫。
 
儘管有救助,營地的生活仍十分艱辛。許多人死去了,包括我的一些親人,我的弟弟賈特哥就是其中之一。「這場噩夢會結束嗎?」我們常常捫心自問。我們的一位老師建了一支足球隊,這成為了我唯一的希望。我記得自己身著9號T恤,幾乎每場比賽都能進球。這令我在營地薄有名氣。
 
我14歲時,埃塞俄比亞爆發了一場政治動亂,我被迫逃回蘇丹。兩年後我才能重返埃塞俄比亞,在那裡完成了學業。我通過考試後,感到从未有过的自在。我又想起了自己的梦:成為一名護士,幫助有需要的人。我報讀了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的醫學院。18個月的密集式的學習結束後,我獲得了護士文憑。
 
無國界醫生任務
2000年,我回到蘇丹幫助我的同胞。他們仍受戰亂影響,流離失所。我向無國界醫生提出申請,被取錄擔任護士的工作。我參與了幾個項目,包括前往阿博高(Aboko)和萊爾處理霍亂疫情,萊爾的醫院,是無國界醫生在南蘇丹開設的最大的醫院之一。我在萊爾工作了三年。在此期間,MSF給予我培訓機會,我的技能得到了發展。例如,我學會了如何治療營養不良的兒童。
 
後來,我被派往位於南蘇丹北部、與蘇丹接壤的賈曼(Jamam)難民營。無國界醫生在那裡的工作十分重要。營地裏的男人、女人和兒童被迫離家,必須完全依靠人道救助。他們需要食物、水和醫療服務。那裡工作使我變得多愁善感,常常想起我在難民營裡的童年時光,想起其他孩子,想起營地裡狹小逼仄、饑腸轆轆和酷熱難耐。
 
今日工作
在賈曼(Jamam)工作時,有一天我收到了無國界醫生的郵件,要求我去尼日利亞工作。我第一次被授予一份海外的管理職務。這真是我人生中最棒的一刻:我的辛勤學習和工作終有回報。
 
我為自己的成績感到自豪。從昔日的難民到如今的國際救援人員,我的工作使我非常快樂。
 

 

地點
南蘇丹
議題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