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仍有大量工作需要進行以讓更多人獲得醫療護理

海地在2010年發生地震,三年過後醫療系統仍然毀壞不堪。無國界醫生繼續管理當地四所醫院(用以取代2010年1月12日地震後隨即設立的臨時醫療設施)。全靠這些設施,數以萬計的海地人得以受惠,獲得免費和高質素的護理。不過,在可見的將來,海地有關部門似乎不會接手無國界醫生的工作。

無國界醫生駐海地項目總管阿爾南(Joan ARNAN)說:「震後的重建過程太過緩慢。這是由於海地公共機構無能、捐助團體沒有履行承諾,以及政府和國際社會未能訂明重建的優次。」地震後,災區內大部分醫院不是完全倒塌,就是被嚴重損毀。

霍亂疫情是2010年另一個衝擊海地的災難。當地對疫情的應對不足,反映醫療系統的恢復出現延誤。自那時開始,海地經歷多次霍亂爆發。2012年,無國界醫生在太子港(Port-au-Prince)和萊奧甘(Léogâne)的霍亂治療中心接收了超過22,900名霍亂病人。去年秋天,颶風艾薩克和桑迪吹襲海地,降雨導致明渠的污水溢出,散播霍亂弧菌,使個案有所增加。雖然最近個案數目下降,但截至2012年底,無國界醫生每星期仍治療超過500宗個案。

阿爾南解釋說:「這裡大部分人都難以獲得飲用水和適當的衛生設施,但霍亂治療尚未完全整合到僅有的公共衛生設施當中。」舉例而言,在距離太子港約30公里的萊奧甘,已有幾個對抗疫情的人道組織因缺乏資金而撤出。自那時起,無國界醫生治療中心接收的病人數目開始增加。太子港也面對同樣的情況。無國界醫生在德爾馬斯(Delmas)和卡勒富爾(Carrefour)的霍亂治療中心,是病人求醫的僅有選擇。隨著其他組織離開,無國界醫生遭遇到的直接結果是病人數目增加而非減少。

萊奧甘是最接近地震震央的城市,受到地震大規模破壞,現時則成為一個巨型工地。大部分生還者已被重新安置。然而,無國界醫生的醫院仍是區內唯一可在緊急情況下提供全天候免費護理的設施。

無國界醫生在地震後不久便到達萊奧甘,並搭建了一所帳幕醫院來醫治地震生還者。2010年9月,一座由集裝箱建成的醫院正式成立,來取代帳幕醫院。除了婦產科護理外,醫院亦治療緊急醫療個案,並設有一個外科部。這裡進行的外科手術大部分是剖腹分娩,以及交通意外傷者。為孕婦及五歲以下兒童進行的門診診症,則在另一座大樓進行。

雖然無國界醫生的目標,是將這些工作移交予萊奧甘的公共衛生部門,但醫院病人數目正在增加。有些病人更是來自太子港,意味著即使在首都,醫療護理亦不足夠。醫院每月的分娩個案平均有600個,高峰時期更超過800個。其他醫療設施經常將個案轉介到無國界醫生的醫院,由簡單的分娩個案到需要剖腹分娩的複雜個案不等,因此手術室需要每天24小時運作。

阿爾南說:「醫院填補了一個在地震前已出現的缺口。在2010年1月12日之前,大部分海地人都無法獲得醫療護理,或許是他們所需的服務根本不存在,或是他們根本負擔不起。我們為應對地震而展開救援,原意是逗留至重建完成,再讓公共衛生設施接手我們的工作。不幸地,三年過後,一切幾乎沒有任何改變,人們仍然難以獲得醫療護理。」

無國界醫生在海地的項目概況
1991年,無國界醫生於海地展開首個項目,在自然災害和其他災難進行緊急救援。

在2010年1月地震後的10個月,無國界醫生隊伍治療了35.8萬名病人,進行16,570次手術,協助15,100宗分娩。無國界醫生在2010年就海地緊急救援項目所籌集的1.55億美元當中,超過80%用於這段期間。

自2010年10月底以來,無國界醫生應對霍亂爆發,一年內治療了17萬名病人,涉及款項約4500萬美元。

目前,無國界醫生仍在災區管理四間醫院,包括在2011年4月於德爾馬斯開設、設有110張病床的婦科緊急轉介中心;在2011年5月於鄰近太陽城(Cité Soleil)貧民窟的德魯拉德(Drouilland)開設、擁有130張病床的創傷醫院;在2012年2月於泰巴爾(Tabarre)工業園設立、有110張病床的外科中心「Nap Kenbe」(克里奧爾語,意即「希望」);以及設有160張病床的萊奧甘醫院。

四間醫院在2012年合共接收了約3萬名病人。無國界醫生在太子港和萊奧甘的專科治療中心,治療了近2.3萬宗霍亂個案。

無國界醫生目前在海地聘請近2,500人,95%為海地人。人力資源佔全年預算5,000萬美元約一半。

圖輯︰海地大地震後三年──應對萊奧甘的緊急醫療需要

地點
海地
議題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