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的人道救援工作受到限制

自一九六二年,緬甸由軍人集團掌權後,緬甸與外間幾乎隔絕,緬甸人民被受壓制及忽略。今年九月,當局鎮壓僧侶的民主遊行,引起世界關注這班長期受苦的人民,但事件並沒有揭露他們的日常生活情況。

面對瘧疾及愛滋病的高感染率,貧窮的人民只得到很少的援助──只有百分之一點四的國家開支預算,投放於當地的醫療服務。儘管當地的需求龐大,卻只有少數的人道救援組織於緬甸工作,而對於這些在當地設有項目的組織來說,要獨立及不偏不倚地進行援助,極為困難。另外,外國政府及捐助組織都不願意在財政上支持那些有可能變成支持緬甸政權的項目。

申請在緬甸境內行走的簽證往往需要頗長的時間,使緊急救援及評估工作難於進行。部分地區,例如東面與泰國接壤的邊境一帶,不時發生涉及克倫族(Karen)和孟邦(Mon)叛軍的武裝衝突,緬甸政府便在當地設立限制,阻礙包括無國界醫生在內的人道救援工作。

若開邦(Rakhine)西部是其中一個有極大醫療需求的地區,二零零六年無國界醫生於當地治療約二十一萬名瘧疾病人。來自若開邦、信奉伊斯蘭教的羅興亞人(Rohingya),其情況更為嚴峻。羅興亞人被政府拒絕給予公民身份,更受到各種的虐待。無國界醫生為他們提供基本醫療服務及愛滋病治療。

當地政府對國內愛滋病感染情況反應緩慢,加速了愛滋病在當地傅播。無國界醫生於仰光(Yangon)、若開邦、克欽邦(Kachin)及撣邦(Shan)提供綜合愛滋病治療項目,但這只能解決全國一小部分病人的需要。當地只有很少的獨立資料顯示,需要靠抗逆轉錄病毒治療來延續生命的緬甸病人人數是多少,而據聯合國估計,目前約有三十六萬人感染了愛滋病毒,但相信只有一萬人接受抗逆轉錄病毒治療。當中有八千人的治療是由無國界醫生提供,而可以得到結核病等併發症的治療的病人為數更少。是以聯合國估計,該國每年約有二萬人死於愛滋病。

地點
2007
議題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