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會為羅興亞人挺身而出?苛刻難民政策必須立即結束

過去30年,我的工作一直圍繞緊急情況和人道危機。然而,當我置身孟加拉科克斯巴扎爾(Cox’s Bazar)這個現時世上最大難民營內的「山上醫院」,頓時被這個臨時設施的龐大規模震懾。脆弱的竹棚和膠棚裏擠滿了人,外面被長達數公里的鐵絲網包圍。

緬甸軍方展開殘酷的暴力行動至今已五年,此際我想起一位帶著六個小孩的羅興亞人母親。她說:「軍隊殘忍地殺害羅興亞人,燒毀我們的房屋……現在我們都住在難民營裏。這五年的生活過得真苦……」

羅興亞人活在苦難之中:他們在緬甸遭到迫害;在孟加拉遭到圍堵拘禁;在馬來西亞等地遭到販運並成為非法移民。他們的慘況,很快地變得猶如一個無人願意把它移離爐火的壓力鍋,誰都怕一觸碰便爆炸遭殃。

孟加拉是唯一一個對羅興亞人開放邊境的國家,目前收容了一百多萬羅興亞人,但是孟加拉援助的方向越來越難維持下去,也越來越難獲得資助。五年過去,人道應對工作必須從提供最低限度的緊急服務,過渡到更切合長期重新安置的現實需要。

孟加拉希望羅興亞人返回緬甸無可厚非,因此仍然不接受這種政策轉變,即使緬甸早於40年前已剝奪羅興亞人的公民身份;而我接觸過的羅興亞人,幾乎全都渴望回國。不過,自從軍方在2021年2月奪取政權後,緬甸一直處於內戰狀態。在緬甸若開邦(Rakhine),該國軍方和阿拉干軍(Arakan army)的關係越趨緊張。我們在當地的團隊切身體會到,仍然留在若開邦的羅興亞人,他們的生活條件惡劣得不可接受,要把人們安全遣返當地實非負責任的做法。

此外,羅興亞人在區內均被視作非法移民,並被存心乘人之危的人剝削。在馬來西亞和印尼,乘船抵達的羅興亞人被拒登岸,當中有人在海上漂流數月,亦有人死於酷熱和饑餓。今年4月,逾500名羅興亞人從馬來西亞一所拘留中心逃走,據稱原因是設施內生活條件惡劣和無法獲得醫療護理。

孟加拉認為要獨自承受羅興亞人問題的重擔並不公平,而我同意其觀點。區內國家已經成為問題一部分,各國都傾向加強邊防,而非堅持同心合力尋求解決辦法。東盟似乎已經失去動力,既不願作新嘗試,也沒有人願意就這令人擔憂的政治問題挺身而出。

難民營內最近爆發疥瘡,登革熱個案也越來越多,可見羅興亞人有緊急醫療需求;無國界醫生設施提供的心理健康和非傳染疾病診症次數也逐年增加,反映危機曠日持久。在科克斯巴紮爾,我們的心理健康專家表示,了解到自己無法解決羅興亞人心理問題的根本原因後,他們的情緒也被淘空。每節心理社交對談完結,病人還是要繼續面對茫茫前路,在危險日增的擁擠營地裏生活。

要爭辯這是個成功的應對項目實非難事——它減少了人命損失,緩減了最嚴重的痛苦,並在混亂之中創立秩序。可是我們仍須捫心自問:我們是否成為了圍堵(或鎮壓,甚至種族隔離)制度的同謀,令這群無家可歸的人受苦?

現實情況是我們正代替緬甸補償其過失,亦正努力應對政治不作為的後果。區內國家和國際社會的無能,導致無法一同覓得長期有效的措施,甚至連權宜之計亦欠奉,遑論更好的解決辦法。

儘管羅興亞人的處境似乎了無希望,但他們仍十分感激孟加拉提供庇護。他們不認為自己是無國籍者,反而是被奪走了公民權,一個他們歷史以來都認定是自己所屬的國家和地區的公民權。他們大多都渴望回國,但不會重蹈歷史覆轍冒險,因為他們的孩子可能隨時被帶走,從此不能相見。

從無國界醫生的山上醫院往外看,我意識到大家必須對抗這種無可奈何的無力感。仍然有些事情可以做,而其中一個着手之處,就是結束區內苛刻的難民政策。

澳洲的新任政府可以先從羅興亞人問題開始,為人道和團結奠定基礎,向居於馬來西亞和孟加拉的羅興亞人開闢重新安置的途徑。澳洲可以重新調整區內打擊人口販運的支援工作,更包容地接收合乎難民資格和理應受到額外保護的人。

馬來西亞、泰國和印尼必須更寬待難民。難民不應被視作非正規經濟移民。雖然兩者都非常脆弱,但難民是為了逃避迫害而尋求庇護,因此需要特別保護。

與緬甸的外交渠道必須保持暢通,以達至更有力和一致的區域和國際方案,而中國應從中擔當領導角色。中國可以牽頭就羅興亞人從孟加拉安全回國進行談判,但談判時必須考慮如何補償羅興亞人失去的財產和生計。回國絕對不只是政治姿態,亦必須解決羅興亞人的問題。

若他們不能實實在在安全返回緬甸,我很擔心未來的情況。在缺少基本保障和希望的環境,人們能活多久?創傷會日積月累。經歷了四十年的無國籍和不公對待後,我擔心我們提供的護理,僅能讓人們繼續在絕望中苟延殘喘。


*麥芬(Paul McPhun)是無國界醫生的東南亞、東亞和太平洋區伙伴項目總監,該項目涵蓋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泰國的工作。他曾於2010年至2020年擔任無國界醫生(澳洲)總幹事,並在1997年起於無國界醫生各個項目中擔任不同職務。

無國界醫生是一個獨立的國際醫療人道救援組織,致力為受到武裝衝突、疫病、自然或人為災害影響的人,以及遭到醫療體系排斥的人提供緊急醫療援助。

地點
孟加拉
議題
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