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無國界醫生:國際社會應致力關注達富爾難民苦況 無國界醫生警告,數以萬計在非洲乍得境內的難民境況堪虞,饑餓及疾病正嚴重威脅著他們的性命。難民現在面對的營養不良情況越趨嚴重,難民營不足令現有的營房過份擠迫,糧食及食水均告短缺,大量難民仍受著蘇丹軍人的暴力要脅。為逃避暴力及屠殺,難民從蘇丹達富爾地區逃亡到乍得,但蘇丹同樣也亟待大型的人道援助行動。 雖然聯合國難民專員公署及其他國際性的非政府組織,多月來已派出隊伍在乍得進行緊急救援工作,可是進度卻極其緩慢,而危機卻不斷升級。 負責無國界醫生乍得救援工作的Donatella Massai 說:「自從今年一月以來,...
「要得到人道援助」=「交出塔利班消息」 美國帶領的聯軍最近幾星期於阿富汗南部派發單張,向阿富汗人民發佈消息,指「為了要繼續得到人道援助」,人民必須「向聯軍交出任何與塔利班、阿蓋達、高巴特(Gulbaddin)有關的消息」。單張更印著一名阿富汗女孩拿著一袋小麥的照片,試圖把人道援助化作軍事用途,這個做法明顯違反了提供人道援助的原則,令人難以接受。 無國界醫生反對任何把提供人道救援與配合聯軍工作扯上關係的做法,我們堅持人道原則,無論阿富汗人民的政治立場是甚麼,也不論他們與那一個軍事或政治力量有聯繫,我們都會盡力提供援助。 無國界醫生阿富汗救援工作項目主管Nelke Manders說:「...
無國界醫生救援人員見證伊拉克局勢 「這是我一生中最恐懼的一天。」Ibrahim Younis這樣形容他於四月十八日在伊拉克被圍困的城巿費盧杰(Fallujah)評估醫療需要時的經歷。 今年四月,Ibrahim第四次到伊拉克參與救援任務。無國界醫生為應付緊急危機,有一組人隨時候命出發,當中包括Ibrahim在內,他於前年年底首次到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參與救援任務,至美軍轟炸行動開始後仍繼續留守。他曾被伊拉克的秘密警察拘捕,身陷牢獄達兩周。但對他來說,沒有甚麼比今次由美軍護送至費盧杰那般讓他懼怕。 「聯軍是伊拉克反美武裝分子的襲擊目標。沿路所見,到處都是遭迫擊炮及榴彈擊中的軍車殘骸。...
無國界醫生再揭不人道對待 無國界醫生派出一支救援隊伍前往剛果共和國的西南部省份班頓杜及西部省份開賽,援助數以千計的剛果籍鑽石採礦工人,他們全部被逐離安哥拉,並受到不人道對待。 據無國界醫生在當地的一支四人救援隊表示,過去一周最少有二萬人被逐離安哥拉,其中很多人被迫與家人分離,更甚的是無論男或女皆受到集體及公開的性暴力對待、隨意禁錮、被刻意貶低尊嚴地檢查陰道和肛門、集體強暴、毆打及搶掠。未來數日,估計再有逾八千人會被逐出安哥拉。 這批鑽石採礦工人首先會被送至距離兩國接壤邊境一百公里的安哥拉城鎮呂爾姆 (Luremo),並遭受連番虐待,但他們越過邊境到達剛果共和國後,...
局勢緊張令評估醫療需要增困難 當伊拉克大部分地區的局勢愈趨緊張和不安全之際,無國界醫生在巴格達外圍地區Sadr City的三間診所依然開放。診所現時由九十名職員維持運作,當中包括少數國際志願人員,每周平均診症三千次左右。 隨著近期的暴力事件升級,無國界醫生救援隊嘗試評估因而引發的醫療需要,並與伊拉克的紅新月會合作,捐助手術及緊急用物資予仍然在Fallujah巿運作的醫療設施,並額外空運了逾八噸半的醫療物資,以及超過三噸高營養餅乾到巴格達。 不過,在伊拉克現時極度不安全的狀況下,國際志願人員及當地的員工均難以走遍全國,親身評估醫療上的需要。
在柬馬古帕醫療站的一天 早上八時,駐守在非洲安哥拉比耶省柬馬古帕的無國界醫生醫療隊成員,跳上吉普車,準備離開辦事處。他們的目的地是艾芬拿 – 自二零零一年內戰結束後,那裡便聚居了一群難民。無國界醫生在艾芬拿開設了一個醫療站,向難民及當地居民提供基本醫療服務。金馬濤是當地一個富有經驗的醫療人員,負責支援及監督無國界醫生在當地的醫療工作,經過大半天的工作,他在下午休息時分享說: 「今天我們診斷及治療了難民營內約七十名病人,當我們抵達時,他們已在苦苦等候。他們有些步行了兩、三個小時才來到這裡求診,因為我們的醫療站是他們在區內唯一可尋求醫療援助的地方,而且我們提供的藥物是免費的。...
洗腎儀器及用品亦將運送至當地 地震後在瓦礫下被救出的傷者通常都會患上受壓擊引起的腎衰竭,這更是地震中傷者死亡的主因。 「受壓擊引起的腎衰竭,是由於肢體受壓內傷,受損的肌肉會釋出大量毒素進入血液所引致,死亡率是百分之五十,醫治的方法是洗腎,用人工的方法恢復腎臟的功能。」無國界醫生的Martin De Smet說。 無國界醫生派出一支專家組成的醫療隊,在距離巴姆市二百公里以外的克爾曼,協助地區醫院內的醫護人員。醫療隊由三名比利時腎科專家、一名醫療統籌及一名後勤人員組成。 一架載著六台洗腎儀器及其他醫療用品(包括導管及洗腎用品)的貨機亦已從比利時出發,以作出支援。 醫療隊成員之一的Wim Van...
Subscribe to RSS -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