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無疆──活在敘利亞衝突下的一天

戰爭的禍延︰活在敘利亞衝突下的一天
 
敍利亞戰事踏入第4個年頭,至今已有超過15萬人死亡,650萬人在敍利亞境內流離失所,另有超過280萬人成為難民。
 
這場戰事的影響就像疾病一樣,從敘利亞的感染源頭一直向外蔓延。來自不同背景的無國界醫生救援人員,分別在約旦、伊拉克和黎巴嫩,度過了這場殘酷衝突下的一天。
 
約旦:漫長的康復道路
 
一天開始,兩位在約旦兩個不同地點的外科醫生正要展開工作。
 
阿勒瓦什醫生來自伊拉克。早上八時半,他回到約旦東北部藍慕沙的醫院上班,照顧爆炸和中槍的傷者。他說:「我們所有病人都是在近期衝突中受傷的。我們做的手術主要是為他們保命或保住四肢。」
 

阿勒瓦什醫生(穿背心者)正在約旦的藍慕沙醫院巡房,該院治療不少來自敘利亞的衝突傷者。© Ton Koene

 
阿勒瓦什來到14歲女孩魯卡爾的床前,她與媽媽被砲彈擊中,在醫院醒過來時,才知道自己失去雙腿,母親更已過世。這女孩先後接受7次手術,明天,她會接受另一次手術,以預備裝上將會終生使用的義肢。但魯卡爾和醫生交談時,始終面帶微笑,堅信自己有一天重拾快樂。這個笑容讓醫生在面對源源不絕的傷者時仍能振作起來。
 
同一時間在安曼,無國界醫生的口腔頜面外科專家布斯塔尼正要進入手術室,為一名面部嚴重受傷的病人進行手術。他說:「大部分傷者都要接受多次整形外科手術。很多時候我們都不能一次做完所有療程,有時數星期或一個月也未能完成。」
 
他說的不只是外科護理,也包括病人終生的物理和復康治療。他們要重新學習使用受過傷的手腳或者義肢,康復道路注定漫長,而耐性、堅持和紓緩痛楚都是康復的關鍵。布斯塔尼醫生說:「這裡的個案都充滿挑戰。除了為病人提供治療外,我們也希望減少他們的痛苦,為他們帶來希望。」
 
黎巴嫩:尋覓棲身處
 
同一個早上,在黎巴嫩的貝卡谷地,不少人已在無國界醫生的4間診所外輪候。不過,這些診所項目只是組織在黎巴嫩工作的一部分。
 
由於欠缺有組織的難民營,逃到黎巴嫩的敍利亞人都要自己尋找棲身處,例如空置校舍或監獄等。當地的醫療服務有限,沒有向聯合國註冊的難民境況就更堪虞。更糟的是,當地不時受到轟炸。
 
很多時候,難民都不知道可以在哪裡獲得醫療服務,醫療人員不能只等候病人前來診所求醫。無國界醫生的社區健康推廣人員拉希爾,駕車到一個又一個難民住處,尋找有醫療需要的人。今天的第一站是阿布伊斯梅爾,拉希爾要為那裡一位孩子誕下不久就夭折的婦女檢查。 
 
貝卡谷地的道路沿著山巒起伏,但無論無國界醫生去到哪裡,都會發現有人需要協助。
 

一名來自敘利亞的難民帶著孩子來到黎巴嫩,住在帳篷裡。她和丈夫在走難的途中失散。© Alla Karpenko/MSF

 
伊拉克:煉獄的邊緣
 
在這個早上同樣忙碌的,是在伊拉克北部杜米茲難民營的急症專科醫生哈利勒。他一踏入病房,就看到兩個男童,一個耳道和呼吸道受感染,另一個則因打翻水煲而被燙傷。病房裡還有一個患上尿道炎的嬰兒,和一個手指被割傷、傷口需要縫針的女孩。哈利勒說︰「每個早上都是這樣。」
 
此外,杜米茲的精神健康隊伍每天會提供7至9節的輔導。這裡的成年人有抑鬱和焦慮等問題,而不少兒童則會發惡夢、睡眠質素欠佳和尿床。無國界醫生心理專家塞爾曼說:「這些人在敍利亞受盡苦頭,不少家庭破碎。」有很多人受傷或是失去至親和家園,他們不知道要逃難多久,也不知道當戰事結束後,他們可以往哪裡去。
 

無國界醫生隊伍於約旦、伊拉克及黎巴嫩的多個地點,向敘利亞難民提供醫療護理和人道援助。

 
夜幕低垂,數以百計的病人,在敍利亞境內外的無國界醫生救援項目接受治療,數台手術亦在晚上進行,人們仍然要面對持續的暴力事件。無國界醫生繼續盡力應對因戰事而引發的醫療需要,並期望有一天,受戰火影響的敍利亞人的生活會變得不一樣。
 
瀏覽「戰爭的禍延」網站,閱讀更多故事:http://www.msf.hk/reachofw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