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 I Want to Come Again

接到任務通知的一刻
 
4月25日,尼泊爾發生地震。剛在英國完成了一個水務衛生培訓課程的我,很快就收到任務通知。培訓時聽導師同學們分享各種前線經歷已經令我十分心癢,收到通知後更是興奮不已。當時我正與哥哥的一家人在倫敦塔觀賞英女皇的皇冠,嫂子看到我急不及待的樣子,便去跟我哥說:「看來你弟對皇冠完全沒興趣,他就是發生災難時才會高興。」其實尼泊爾一直是我最想去的地方,現在終於有機會去,還是做自己喜歡和有意義的事情,所以才會那麼高興。
 
項目介紹
 
無國界醫生在尼泊爾多個地方開展了項目,而我參與的項目,位於震央旁邊的廓爾喀省(Gorkha)。該省分為57個區,每個區再由多個村莊組成。經過評估,我們決定在北部四個災情嚴重的區:巴爾(Bar)、拉帕拉卡(Laprak)、古姆達(Gumda)和拉普(Lapu)展開救援行動,主要提供塑料布、建築工具和醫療物資等救援物資和建設流動診所。這些地點山勢嚴峻,道路受地震和山泥傾瀉破壞,只能靠直升機進出,加上雨季逼近,令救援行動充滿挑戰。一旦雨季開始,直升機無法飛行,無家可歸的災民將會被完全隔絕,每天面對高海拔的冷風暴雨,所以必須在雨季來臨前為他們提供足夠物資,防止出現另一場災難。
 
後勤隊伍的自由人
 
這次我的工作就與籃球場上的自由人一樣多變。一開始我們住在一個山坡上的小旅館,但接二連三的餘震逼使我們搬離山區。後來我們在一個名叫阿布哈雷尼(Abukhareni)的小鎭租借了一個辦公室,旁邊有一塊空地可供搭建帳篷和供直升機降落,而我就在那里開始了第一項工作──建立基地。首先是搭建帳篷、辦公室、洗澡間和廢物處理系統等基本設施,之後是瘋狂採購家居用品,包括床、椅子、桌子、餐具、清潔用品和文具等。我在短短幾天內成為了鎭上的「大買家」,一半以上的商戶都認識我。
 
基地安頓好後,後勤隊長給我分配了第二項工作──在災區搭建流動診所。由於直升機供應有限,行程安排得非常緊密,所以每次到達災區,我會像電影裡的特工一樣在直升機著地那瞬間按下手錶的計時器,控制好在每個災區的停留時間。勤奮的尼泊爾人是我們能夠按時完成工作的關鍵。每次到達災區,村裡男少老幼都會在直升機場迎接我們,一群男丁會主動幫忙卸貨,家庭主婦會在短暫的空檔為你遞上熱茶和餅乾,村代表還會在我們離開時送上絲巾以表謝意。
 
項目結束後,我再接到另一項工作──在統籌辦公室負責收尾工作。 雖然都是一些瑣碎事務,如合同收尾、盤點、物資移交等,但讓我對無國界醫生的前線工作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變幻莫測的天氣
 
尼泊爾變幻莫測和局部性的天氣,令我們經常手忙腳亂,惶恐不安。有一次暴風雨在我們搭建基地的帳篷時突然來襲,還沒固定好的帳篷一瞬被吹倒,支架也變形了。經驗不足的我頓時不知所措,幸好有經驗的隊友馬上指揮拆散帳篷,其他隊友也到場協助,合力拯救了這個帳篷。
 
5月26日,我們在返回基地途中遇上狂風暴雨。當時的情況還歷歷在目,直升機不停搖晃,不時有過山車般的失重感。機師最後改變方向,在一個小鎭上的足球場緊急降落。這次是我在無國界醫生工作以來第二次感到害怕,此經歷亦令我對直升機完全失去興趣。
 
尼泊爾人
 
「第一次來尼泊爾是因為那裡的山,再來是因為那裡的人。」
 
這句話是從旅遊書翻出來的,用來形容尼泊爾再適合不過。他們的勤奮和純樸令艱難的任務變的簡單;他們的熱情和友善令緊張的任務變得輕鬆。最令人佩服的是即使在逆境他们亦能保持樂觀的心態。許多參與這次任務的國際員工臨走前都說:「I want to come again(我想再來)」。
 
希望他們能平安度過即將來臨的雨季。
 
地點
尼泊爾
議題
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