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應立即准許在若開邦展開國際人道救援工作

無國界醫生指,國際人道組織及其國際救援人員必須立即獲准,獨立並不受阻礙地進入緬甸若開邦展開救援,以緩解當地龐大的人道需要。
 
無國界醫生今次作出呼籲要求獲准緊急前往當地,是鑑於「若開羅興亞救世軍」(Arakan Rohingya Salvation Army,簡稱ARSA)對多間警局和一個軍事基地進行新一輪襲擊之後,當局於8月25日展開軍事行動,持續至今,超過40萬羅興亞人因而逃離至孟加拉,在極度不穩的環境下生活,僅有限度獲得醫療護理、飲用水、廁所和食物。
 
目前估計仍有數以十萬計的人留在若開邦北部,他們並未獲得任何切實的人道援助。無國界醫生緊急救援經理克萊爾(Karline Kleijer)說:「我們在孟加拉的救援隊聽到過多個關於針對若開邦北部平民極端暴力、令人憂慮的故事。據報當地有大量羅興亞人、若開族人和其他少數族裔社群流離失所。村落和房屋,包括無國界醫生在當地的四間診所中的至少兩間,均遭燒毀。無國界醫生在8月中因未再獲許可進入若開邦,和遭禁止調派國際救援人員進入當地,而要暫停在當地的工作。此前組織一直在若開邦北部的孟都(Maungdaw)和布迪當(Buthidaung)鎮提供醫療護理服務。我們深怕現正在當地的民眾無法獲得他們所需的援助。」她續說:「國際救援組織必須立即獲准接觸在若開邦北部的傷病者或長期病患者,和提供緊急醫療護理和其他人道援助,刻不容緩。」
 
在若開邦中部,由於嚴格的行動限制,約有12萬名國內流離失所者仍滯留營地中,並完全倚賴人道援助維生。無國界醫生曾在多個流徙者營地和村莊提供流動診所服務,但我們的國際救援人員自8月底起,便已得不到前赴多所醫療設施的許可;同時,當地員工在緬甸官員指控非政府組織與「若開羅興亞救世軍」勾結後,因為過於害怕而不敢上班。
 
緬甸政府制訂並散播針對聯合國和國際非政府組織的指控,拒絕所需的外出行動和工作許可,加上強硬派團體的威脅性聲明和行動,都阻止了獨立人道工作者提供人們急需的援助。此外,若開邦北部已被緬甸政府宣布為軍事區,導致了更嚴重的行政和到訪限制。
 
緬甸政府表示其欲專門對若開邦裡被影響的人實施人道回應,觸發了對於最需要援助者可能無法得其所需的憂慮。無國界醫生的緬甸救援行動經理格里斯(Benoit De Gryse)說︰「這意味著緬甸正走向將人道援助作為政府獨有控制的新運作方式,而這很可能導致比以往更嚴苛的行政和到訪限制。」他續說︰「唯有經由獨立、中立的人道救援組織來提供援助,才能確保援助是根據需求而提供,並被所有人信任。」
 
無國界醫生對於目前仍留在若開邦的人們缺少醫療護理的狀況感到震驚。當無國界醫生可以正常前往其所有診所時,每月提供超過11,000宗初級和生育健康護理診症,以及緊急運送並協助需要入院治療的病人。所有這些服務目前均已暫停,且其他機構亦有報告指,由於缺乏進入許可權而無法在若開邦開展活動。
 
格里斯說:「為了確保受衝突地區影響的人們可以獲得醫療護理,並可向他們提供協助,無國界醫生和其他國際人道機構必須被允許立即且不受阻擋地進入若開邦的所有地區。否則,病人將會真正面對不必要地死亡的風險。」
 
--------------------------
無國界醫生在緬甸的救援工作
 
無國界醫生在緬甸其他地區的醫療項目,即撣邦(Shan)、克欽邦(Kachin),以及仰光(Yangon)和德林達依(Tanintharyi),繼續照常運作。無國界醫生的常規醫療項目包括醫治愛滋病和結核病,提供初級醫療護理、性和生育醫療護理,以及緊急轉介(中國大陸:轉診)至公立醫院和瘧疾治療。
 
無國界醫生在緬甸已工作了25年,與當地衛生和體育部合作提供護理予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結核病病人,並提供初級醫療護理,和疫苗注射服務。
 
在緬甸的若開邦,無國界醫生通常在多條村落和流離失所者營地運作流動診所,以提供初級醫療護理診症服務,亦會安排緊急醫療轉介,把病人轉送(中國大陸:轉診)至衛生部門管理的醫院。無國界醫生亦支援在若開邦北部的衛生和體育部的醫院,提供愛滋病護理。在若開邦中部,組織與緬甸的國家結核病項目合作,治療結核病患者。8月中之前,無國界醫生本來在包多(Pauktaw)丶實兌(Sittwe)丶邦納均(Ponnagyun)丶孟都(Maungdaw)和布迪當(Buthidaung)鎮,提供醫療護理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