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熱病及其他熱帶疾病繼續遭到忽視

二零一零年,南蘇丹發生八年來最嚴重黑熱病爆發,事件突顯出發展中國家急需更新和更有效的工具應對這些被忽略的熱帶疾病。

黑熱病,又稱內臟利什曼病,是一種經由帶沙蠅叮咬所傳播的寄生蟲疾病。症狀包括脾臟腫大、發燒、虛弱和消瘦。在貧窮、偏遠、局勢動盪而醫療服務極有限的地區特別流行。每年都有約五十萬人患上黑熱病,成為愛滋病患者機會性感染疾病的情況愈來愈多。

截至二零一零年十一月底,無國界醫生在南蘇丹治療了二千三百五十五名黑熱病患者,個案較去年同期多出八倍。若病人在四個月內得不到治療,機乎肯定致命,但若及時接受治療,治癒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五。

儘管有多種治療方法,但每種都有明顯的局限。Liposomal Amphotericin的治療效果很好,但其價格高昂令藥物難以廣泛應用。目前,除了出現嚴重耐藥的病人外,大部分病人均以肌肉注射Sodium Stibogluconate作為治療,需進行三十天,病人會感到極度疼痛。Sodium Stibogluconate,於一九三十年研發,是一種高毒性藥物。若病人同時患有黑熱病和愛滋病,現有藥物發揮的毒性將更大,效用亦較低。

目前研究顯示,混合使用現有的藥物可以優化治療效果和降低成本,以及減少出現耐藥情況,可以為治療帶來短期改進。但病人真正需要的是毒性較少的新藥,只需口服一段短時間,並且可以用於孕婦和育齡婦女。

無國界醫生「病者有其藥」醫療統籌福特(Nathan FORD)說︰「感染黑熱病的高危群體通常包括難以接觸的人群,如貧窮的鄉郊地區及因戰事而流離失所的人。因此,簡單和有效的治療尤為重要。」

地點
南蘇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