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熱病(內臟利什曼病)

無國界醫生在埃塞俄比亞南方各族州(Southern Nations, Nationalities and People’s Region)的團隊於2022年底接到警報,指出於奧莫河谷(Omo Valley)南部自成一角、鮮少與外界接觸的穆爾斯(Mursi Tribe)族人死亡數字高得異於尋常。穆爾斯族是一個小型部落,人口約為7000人,居住在國家公園範圍內,是居於埃塞俄比亞的奧莫河谷下游地區的十多個孤立原住民族群的其中之一。族人多數以放牧、狩獵採集和洪水退耕為生。穆爾斯人和區內不少原住民目前正受到內臟利什曼病,即黑熱病(Kala azar)所威脅。 無國界醫生的梅拉克(Hewot Melak...
南蘇丹共和國在2021年7月9日迎來十週年這個重要的里程碑因其第一個十年的血腥歷程及長達五年的內戰,留下不可抹滅的傷痕。在這個關鍵時刻,無國界醫生最新報告 《南蘇丹十週年:無國界醫生紀錄就暴力事件引致的後果》 ,整理組織自2011年7月9日至今在南蘇丹的經歷。該報告透過員工和病人的見證,紀錄並提醒人們自獨立以來因暴力引致的傷亡。我們亦邀請多名來自或曾遠赴南蘇丹的前線員工,分享他們對這個國家現況的想法、還有對其未來的展望與願景。 無國界醫生最新報告回顧十年來的暴力情況 按此下載報告(只有英文版) 從獨立到內戰 獨立初期,南蘇丹共和國面對至少三十宗人道危機。該國部分地區被日益嚴重的部族衝突圍困,...
在無國界醫生位於埃塞俄比亞的阿卜杜拉斐(Abdurafi)醫療中心深切治療病房裡,卡薩耶(Kasaye)拿著一瓶蘇打水和一些餅乾,坐在病床上。他看起來極度瘦弱,以至於飲水進食這樣的簡單動作都需要極大的努力。卡薩耶說:「這是我第13次到無國界醫生的醫療中心接受黑熱病治療。」 黑熱病(也叫內臟利什曼病)是第二大致命寄生蟲病,僅次於瘧疾。它也是最危險、又常被忽視的熱帶病之一。每年會感染約20萬至40萬人,大部分在在亞洲、東非和南美,其中5萬人因此而死。 「我第一次被診斷患有黑熱病是在2002年。」卡薩耶繼續說道,「我接受了治療,症狀也消失了,我當時以為我痊癒了 。 」 通常黑熱病患者在痊癒後,...
一年多前,南蘇丹爆發的衝突導致人們在面對黑熱病(內臟利什曼病)這種致命熱帶疾病時尤為脆弱。衝突迫使人們流徙至疾病蔓延的地區,營養不良降低了人們預防感染的能力,令感染的風險增加。許多醫療設施在衝突地區無法運作,使得人們更加難以獲得治療。 去年,無國界醫生在南蘇丹治療超過6,700名病人,治療人數超過前一年的兩倍(2013年治療2,714名病人)。大多數人在蘭基安(Lankien)接受治療,它位於飽受衝突的瓊萊州(Jonglei),是一個塵土飛揚的聚居地。奧康納 (Casey O'Connor)監管無國界醫生在蘭基安的工作,她回顧了剛過去的艱難的一年。 奧康納說:「近20年來,...
© Anna SURINYACH/ MSF
位於印度東北部的比哈爾邦(Bihar),是黑熱病(內臟利什曼病)的重災區,這種被忽略的熱帶疾病,每年導致全球五萬人死亡。比哈爾邦衛生部門宣布,將三月十五日定為「黑熱病日」,以提升各界對這種疾病的關注。若患者未能獲得治療,黑熱病幾可肯定致命。在比哈爾邦的首個黑熱病日,國際醫療人道組織無國界醫生呼籲所有黑熱病已成為風土病的國家,讓黑熱病患者獲得更多合適的診斷和治療。 黑熱病帶來的挑戰因環境而異,但一般影響的都是全球最貧窮和最脆弱的人民。在東非,黑熱病的情況特別嚴重,因為當地傳染病爆發的死亡率高、愛滋病大流行和健康護理系統薄弱。在南亞,最廣泛使用的藥物五價銻化合物(pentavalent...
內臟利什曼病(visceral eishmaniasis)一般被稱為黑熱病(kala azar)。無國界醫生自二零零七年起,在印度北部的比哈爾邦(Bihar)開展黑熱病的診治項目。 早上十時,化驗室門外已有幾個人在等候接受黑熱病的測試。這個化驗室位於薩達爾醫院(Sadar Hospital)的黑熱病診治中心內,而這間醫院是毗舍離(Vaishali)的轉介設施,該區約三百萬人口。二十七歲的芭比育有兩名孩子。住在醫院附近的她,過去數星期一直發燒和食慾不振──這都是黑熱病最常見的病徵。她被門診部轉介至黑熱病治療部。她的黑熱病測試結果呈陽性,經醫生檢查後便入院接受治療。她在病床上說:「在今早之前,...
自二零一零年起,無國界醫生在蘇丹東部的阿爾加達里夫(Al-Gedaref)省開設一所黑熱病治療中心。該項目的負責醫生將講述項目的運作情況。 沃爾庫醫生(Dagemlidet WORKU) 有大量治療黑熱病(又稱內臟利什曼病)的經驗。每年有五十萬人感染黑熱病,主要在亞洲和非洲,但各間藥廠卻對這個疾病置之不理。沃爾庫是一位來自埃塞爾比亞的醫生,曾在烏干達(Uganda)和肯尼亞(Kenya)治療病人。於二零一零年一月,他參與在阿爾加達里夫省開設黑熱病治療中心的工作。阿爾加達里夫位於蘇丹首都喀什穆(Khartoum)以東五百公里。儘管南蘇丹目前正出現前所未有的黑熱病疫情,...
二零一零年,南蘇丹發生八年來最嚴重黑熱病爆發,事件突顯出發展中國家急需更新和更有效的工具應對這些被忽略的熱帶疾病。 黑熱病,又稱內臟利什曼病,是一種經由帶沙蠅叮咬所傳播的寄生蟲疾病。症狀包括脾臟腫大、發燒、虛弱和消瘦。在貧窮、偏遠、局勢動盪而醫療服務極有限的地區特別流行。每年都有約五十萬人患上黑熱病,成為愛滋病患者機會性感染疾病的情況愈來愈多。 截至二零一零年十一月底,無國界醫生在南蘇丹治療了二千三百五十五名黑熱病患者,個案較去年同期多出八倍。若病人在四個月內得不到治療,機乎肯定致命,但若及時接受治療,治癒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五。 儘管有多種治療方法,但每種都有明顯的局限。Liposomal...
我叫瓦勒(Thinjin WAL),有四個兒子,其中三個都在馬拉卡勒醫院(Malakal Hospital)接受黑熱病治療。 我最小的兒子登(Deng)才兩歲。九月份的時候他病得很厲害,連續幾周高燒不退,還上吐下瀉,整個人骨瘦如柴。於是我帶他到巴連特(Baliet)離我們阿邦村最近的診所,當時醫生診斷他染上瘧疾,開了些瘧疾藥,但完全沒效,之後他們又將其當傷寒治,但仍然不見療效。 因為診所查不出登的病因,在一個半月前,他被轉送到馬拉卡勒醫院。巴連特沒有黑熱病的檢查*,我們發現無國界醫生在馬拉卡勒醫院開設了一所黑熱病治療中心,就把他帶去了。最後,無國界醫生確診他染上黑熱病,並立即展開治療。...
疫情加重現有的醫療人道危機 蘇丹南部明年一月九日舉行的公投日趨逼近之際,正面對八年來最嚴重的黑熱病爆發。國際緊急救援機構無國界醫生警告,是次爆發之嚴重,反映了該地區所面臨更廣泛的醫療人道危機,包括醫療護理服務嚴重缺乏、人們長期的營養不良、可預防疾病的不時爆發,以及局勢不安全造成人們流離失所和人命傷亡。 黑熱病又稱內臟利什曼病,是一種被忽略的熱帶疾病,經由帶有寄生蟲的沙蠅叮咬傳染給人類,是蘇丹南部的一種地方性流行病。其症狀包括脾臟腫大、發燒、虛弱以及消瘦。在貧窮、偏遠、局勢動盪而醫療服務極有限的地區特別流行。 無國界醫生醫療統籌瓊斯說:「要挽救黑熱病人的生命就得與時間競賽。...
Subscribe to RSS - 黑熱病(內臟利什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