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綜合糧食安全階段分類》(Integrated Food Security Phase Classification; IPC)報告顯示,蘇丹一半人口(約 2,460 萬人)面臨嚴重糧食供應不穩,其中 850 萬人處於緊急或近飢荒狀態。無國界醫生行動經理杜揚(Stephane Doyon) 表示:「儘管這新警鐘已響起,然而強大的人道和外交動員所能提供的物資援助仍遠未達需求。若要向深陷極端困境的人士每月提供糧食配給,每月則需要 2500 輛貨車的物資,可是 8 月至 12 月卻只有約 1,150 輛貨車進入達爾富爾(Darfur)地區。」
無國界醫生最新的數據揭露多地駭人的營養不良率,均涵蓋去年蘇丹歉收季高峰期,以及去年12月的近況。交戰雙方持續阻撓援助,加上聯合國和救援體系在達爾富爾的消極作為,均加劇了衝突引發的營養不良危機。隨著五月飢餓季將至,此刻必須採取果斷行動。
無國界醫生緊急項目統籌克萊伊(Marcella Kraay)在南達爾富爾州尼亞拉(Nyala)表示:「蘇丹部分地區工作環境艱困,但這正是人道組織和聯合國職責所在。」
她續稱:「在較易進入區域,乃至難以前往的北達爾富爾等地區,空運等選項仍未充分探索。無所作為是一種選擇,但這卻令人喪命。」
營養不良危機的警鐘其實早已敲響——聯合國去年十月警告表示「蘇丹受飢荒威脅的人數之多,屬史無前例」。
雨季與歉收季將至,屆時滿佈泥濘的道路使物資運送難上加難。目前必須啟動大規模的人道應對工作,包括大幅增加資金與後勤支援、建立糧食輸送管道,並在乍得及其他鄰國預置糧食儲備。
無國界醫生呼籲聯合國機構、國際組織、捐助國及具影響力的政府採用空運在內的一切方法,以彌補甚至代替陸路運輸的不足。
交戰各方設立的官僚程序,長期阻撓國際組織接觸民眾及提供服務。面對緊急需求,相關的應對工作的許可往往遭到拖延,甚至直接拒絕,嚴重阻礙無國界醫生在南達爾富爾的救援工作,因運載援助物資的貨車遲遲未獲快速支援部隊和相關部門的通行許可,只能被迫滯留乍得。最近在南達爾富爾的糧食分發行動也因旅行許可遭拒而被迫推遲。
交戰各方必須確保人道組織通行無阻。能否通行應以救命物資可否送達需求者為準,而非取決於零碎的表面措施。無國界醫生敦促交戰各方、其盟友及具影響力國家運用自身影響力,消除這些導致死亡與苦難的障礙。
無國界醫生提供多個地區數據揭露了營養不良危機的嚴重性。在北達爾富爾州首府法希爾(El Fasher)遭快速支援部隊圍困,民眾不僅面對飢餓,更被奪去獲到救命援助。2024年12月,我們的團隊在泰維萊地區(Tawila locality)分發時治療用營養品時,曾為超過 9,500 名五歲以下兒童進行篩查,發現急性營養不良率達到驚人的35.5%,其中 7% 患上嚴重急性營養不良。此嚴峻情勢早有跡象——去年9月於扎姆扎姆難民營開展疫苗接種行動,接受無國界醫生檢查的 29,300 名兒童之中,34%已呈現急性營養不良徵狀。自 12 月初起,持續不斷的砲火攻擊迫使我們團隊中止在營中展開進一步的評估工作,營內的營養不良程度恐怕會加劇。
無國界醫生團隊亦在達爾富爾以外的區域目賭令人憂慮的營養不良率,包括流離失所者聚集的避難所,或接近交火前線的地區。 2024年10月,在蘇丹武裝部隊(SAF)控制的喀土穆州恩圖曼(Omdurman)衝突區,組織團隊為兒童接種疫苗,同時進行營養篩查,發現 7.1% 兒童患嚴重急性營養不良。
無國界醫生的數據同時揭露一項關鍵的事實:營養不良危機不僅存在於交火的前線,更波及南達爾富爾州首府尼亞拉等局勢比較穩定的城市。2024年10月,在尼亞拉和周邊地區接受組織支援的醫療設施裏接受篩查的五歲以下兒童中,有23%患嚴重急性營養不良。而在兩間組織支援的醫療設施接受護理的孕婦及哺乳婦女中,有26%患急性營養不良。鑑於世界糧食計劃署的常規糧食分配量不足,無國界醫生遂於2024年12月在南達爾富爾開展派發食物計劃,向約三萬人提供兩個月提供食物。
25歲的阿卜杜拉(Zahra Abdullah)和兒子正棲身於尼亞拉城外的薩拉姆(Al Salam)流離失所者營地,她早前領取了自己和孩子所需的糧食。
阿卜杜拉 說:「這並非我第一次經歷戰爭,但肯定卻是摧殘我人生最深的一次。營地生活條件艱困,每日都要為生存掙扎。這些援助尚能夠稍為改善處境,至少我們終於能吃到早餐。」
她說:「即使如此,苦難卻從未終止—日復一日地尋找食水,嘗試籌措足夠食物到覓地睡覺。有時我會獨坐自問:『我要如此度過餘生嗎?』」
像阿卜杜拉般的人多達數以百萬,對他們而言,阻止局勢惡化的行動刻不容緩。無國界醫生將繼續竭盡所能,但危機規模遠超單一組織的應對能力。我們亟需大型應對行動的規模,以避免死亡與飢荒——及時的行動,而非政治上權宜,足以決定生死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