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爆發 Omicron 疫情,情況令人憂慮。就在感染和死亡人數攀升之際,為了遏止疫情和支援弱勢社群,醫生、護士、輔導員、社工、護理人員、工程師和義工等一眾工作人員在背後馬不停蹄地展開應對工作。讓我們走進社區,細看一眾前線工作者的故事。從他們的第一手經歷,我們得以見證社區正面對何種挑戰和不同人士的堅毅面貌。
來自挪威的羅斯楚普(Morten Rostrup)醫生與無國界醫生團隊身處哈爾科夫的地鐵站,為避難的民眾提供醫療諮詢。羅斯楚普醫生分享他的見聞,以及所遇到的人的經歷,以下是他的第一身敘述:
孩子因恐懼而無法入眠,許多人覺得自己喘不過氣,病人的血壓飆升到可能中風。這就是在烏克蘭北部哈爾科夫某地鐵站內的景況。
在阿富汗赫拉特(Herat)新開設的急症室,無國界醫生護士麗貝卡(Rebecca)正在訓練一個團隊如何在一天內為 400 多名病人進行分流。
當我帶著我們的第一個緊急病人從分流區跑到紅區,將他們放到復蘇病床上時,在那裏工作的護士,立即開始檢查病人的「ABCDE」。
4 月 1 日星期五上午,無國界醫生在烏克蘭完成了首次醫療列車轉運。
九名病情嚴重但情況穩定的病人,由該國東南部的扎波羅熱的一間醫院,搭上由無國界醫生與烏克蘭鐵路公司共同開發的兩卡專用醫療列車,被轉移到利沃夫的主要轉介醫院。 病人由九名無國界醫生組成的團隊陪同。 這是首列短程醫療列車,無國界醫生團隊正在開發更大及更高度醫療化的轉診列車。
克尼贊(Xavier Kernizan)是一名骨科醫生,原本在無國界醫生位於太子港的泰巴爾(Tabarre)醫院工作。自 8 月 14 日地震以來,他一直在熱雷米(Jérémie)與無國界醫生的外科團隊一起工作。地震當天,你在做甚麼?
哈里戈文德(Gautam Harigovind),孟買2019冠狀病毒病項目醫療活動經理
克萊克(Hilde De Clerck)是無國界醫生對抗伊波拉最富經驗的醫生之一,在處理伊波拉以及類似疫症爆發方面,有超過10年的工作經驗。克萊克剛剛從剛果民主共和國東部的北基伍省(North Kivu)回來,在那裡最近爆發伊波拉疫情,控制工作困難重重。研發中的新藥問世,或許有助治癒那些染病的人們,但要合乎規範地提供和使用這些新藥,克萊克認為過程不像看起來那樣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