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緬甸現時的情況如何? 我們未能掌握整體情況,但從我們在伊洛瓦底省三角洲西南端所見,風災帶來巨大的破壞,造成不少傷亡。不少人失去家園,亦在風災中失去糧食及清潔水源。 救援人員在災區所見的當地損毀情況,及災民情況怎樣? 我們的志願人員,在伊洛瓦底省三角洲(Irrawady delta)觀察到嚴重的破壞。在我們進行過評估的地區,九成半房屋及建築物被破壞。 現在救援人員在哪裡進行工作? 在仰光,我們的救援隊伍向失去家園的災民派發食物、塑料帆布、食水和衛生用品,而我們在仰光開設的五所診所亦為災民提供診症服務。在伊洛瓦底省三角洲,我們有幾隊救援人員,在伊洛瓦底省三角洲西南端的村落展開救援行動。...
熱帶風暴納爾吉斯(Nargis)吹襲緬甸已經五日,無國界醫生繼續為災民提供緊急救援。救援隊伍向災民派發糧食、基本救援物資,及提供醫療服務,亦為災民改善食水供應。 在星期二晚,一隊無國界醫生救援隊伍,由勃生(Bassein/Pathein)往南下,抵達伊洛瓦底省三角洲的西南端。在風災之前,當地有十八萬人口。據救援隊伍觀察,當地有九成半房屋及建築物損毀,而暫時難以估計死亡人數。在救援隊伍抵達當地後,載有醫療用品、糧食、塑料帆布等救援物資的船隻亦很快駛到當地。救援人員向災民分發糧食及塑料帆布,亦開始在勃生河(Bassein River)兩岸進行水質淨化工作。無國界醫生醫療隊亦為災民診症,...
到目前為止,無國界醫生已經提供了甚麼援助? 於星期一,我們向幾千名災民派發緊急救援物資,包括蓋頂用的塑料帆布。前天及昨天,我們就在距離仰光兩小時車程的端迪(Twantey)鎮區,向二千人派發足夠一個星期食用的糧食。災民棲身的學校及寺廟有水井,但沒有燃料去發動抽水機,我們就向這些地方分發燃料,同時亦向一間寺廟內的三百五十名災民派發糧食。由於救災需求龐大,為了節省時間,我們嘗試將災後評估及救援行動同時進行。當救援隊伍到端迪評估情況,隊員同時帶備救援物資和一噸糧食。這是關乎拯救人命的工作。 今天(五月八日)我們會派出一隊包括一名醫生、兩名後勤人員及一名翻譯的救援隊伍,...
緬甸幾個地區受熱帶風暴吹襲而嚴重受災,無國界醫生在該國的救援隊正開始進行災情評估,以及回應在仰光和鄰近地區的災民需要。據我們初步的評估顯示,在仰光南部總人口達三十萬的達拉(Daala)及端迪(Twantey)鎮區,八成房屋被破壞,部分地區仍然水深達一米。 無國界醫生救援隊伍目前可以在當地自由行動,並已在仰光向災民提供糧食及塑料帆布,亦進行食水淨化工作。在仰光的郊區,無國界醫生向五千名災民派發了塑料帆布、水桶及抽水機用的燃料。昨天,救援隊伍亦於端迪區,向一千名災民提供了足夠一星期用的糧食,包括大米、乾豆及食油。另外,由於瘧疾及登革熱在當地十分流行,甚至是風土病,...
上周於日內瓦結束的聯合國有關醫療衛生研發的首長級會議,未能就改革目前漠視發展中國家數以百萬計人民醫療需要的研發制度,提出具體的方案。 無國界醫生「病者有其藥」運動總幹事馮提多醫生說:「我們曾期望各國政府採納一些方案,改變當前不完整的醫藥研發制度,但他們沒有勇氣面對挑戰。那些能確保發展中國家的疾病所急需的藥物與試劑可以得到研發的各種具體方案,並沒有獲得支持。這無疑是白白失去一個機會,沒有解決我們在無國界醫生的每天工作中所看到的巨大需要。」 聯合國「公共衛生、創新和知識產權政府間工作小組」的任務,是要針對現時醫藥研發的不足,以及保障醫藥能為病者獲得,而達致一個藍圖。 不過,...
向災民分發食物、塑料帆布及氯化水 熱帶風暴納爾吉斯(Nargis)吹襲緬甸,造成最少一萬人死亡,該國多處地方亦受嚴重破壞。風災之後三天,大批人民仍然缺乏飲用水、糧食及棲身之所。 無國界醫生救援隊伍目前可以進入緬甸最大城市仰光,亦正嘗試進入仰光以外、相信受風災影響較嚴重的地區。對於人道救援人員來說,能夠不被妨礙和即時接觸災民和受災地區,以便進行評估和回應災民需要,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的救援隊伍已在仰光進行即時緊急援助,包括向災民分發食物、塑料帆布及氯化水。在總人口達三十萬的兩個城鎮達拉(Daal)及端迪(Twante),無國界醫生救援隊伍目睹,部分偏僻地區上有八成的房屋被毀,水深高達一米。...
一個在努庫斯(Nukus)醫院接受耐多藥性結核病治療的病人說:「我來到這裡,是要治癒疾病,或是永遠放棄治癒的希望。這醫院是我最後的憑藉。」 四十七歲的艾瑞娜(Irina),患結核病已經八年。她已經完成了此病的常規治療方法DOTS(直接觀察治療法),並且靠吃狗的脂肪──一種當地人認為可以有效治療結核病的民間療法──來維持健康。一年後,她的病卻又復發,她再次接受直接觀察治療,但不久又再復發,艾瑞娜並不能完成第三個療程。二零零四年起,每當她感覺不舒服,她就要在很短的時間內不斷進出結核病醫院。她說:「我已經厭煩了經常接受治療,我每年吃相同的藥物,但它們對我來說沒有用處。」...
本周在日內瓦出席聯合國醫療衛生研發首長級會議的一百五十多個國家,將有機會一改目前漠視發展中國家數以百萬計人民醫療需要的醫藥研發制度。 無國界醫生國際議會主席符尼爾醫生說:「本周的會議,不只是關乎國家撥款,更關乎改變醫藥創新的規則,尋求新建議以確保有需要的藥物得以研發,價格並為病人所能負擔。但改變規則,會觸及很多既得利益,各國政府有膽量去踏出這一步麼?」 藉著會議開幕,國際醫療人道救援組織無國界醫生呼籲各國政府表現出推行必要改革應有的勇氣,令貧窮國家病人所需的救命藥物、診斷試劑和疫苗能得以開發。 結核病的問題正正說明現時制度的失敗。最普遍使用的結核病檢測法,遠於一八八零年代發明,...
儘管在二零零五年,蘇丹南北部簽署了和平條約,結束了超過二十年的內戰,南蘇丹地區仍然有龐大的醫療需要。疾病爆發與暴力衝突持續,許多人仍然不能獲得基本的醫療護理,導致了不少本來可以避免的死亡。 然而在南蘇丹,人民對人道救援的急切需求仍未得到充分的正視,數以千計的流離失所者返回家園,他們依賴原已緊絀的資源生活,令情況更仍惡化。更糟的是,對付緊急情況的國際援助正逐步減少,因為他們把工作重新聚焦在重建與發展項目上。這些雖然是必須的,但卻不能反映人民現時生活的實際需要。 無國界醫生自一九八三年開始在南蘇丹工作,現時是其中一個少數可以留在當地的組織,為極需要援助的人民提供醫療服務。
現時需要醫療護理的人民,已等不及那些正規及擁有足夠醫療設備、訓練有素的醫療人員的醫療系統出現。 蘇丹的全面和平協定在二零零五年一月簽署,但三年之後,當地的醫療需要始終緊急,而一觸即發的局勢,令當地治安變得惡劣。據聯合國估計,持續二十一年的內戰,共導致兩百萬人死亡,超過四百萬人流離失所。然而在三年後的今天,南蘇丹人民的健康狀況仍然嚴峻,死亡率和發病率依然很高,亟待人道救援。 要設立一個可以滿足到八百萬南蘇丹人口,而又行之有效的醫療系統,需要多年時間及大量投資才能完成,但現有的緊急健康醫療需要,也應該得到滿足。長期發展資金的緩慢下放,令現今苟延殘喘的醫療體系難以維持及發展。...
Subscribe to RSS -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