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s

無國界醫生的醫療隊已加入對抗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的搏鬥中。直至今日,疫情已擴散至全球200多個國家。
 
在意大利北部的洛迪(Lodi)省,項目統籌萊波亞醫生(Dr Chiara Lepora)正負責應對疫情工作。無國界醫生在這裡支援當地三間醫院,並向意大利中部的一些安老院提供支援。
 

試想以下問題:如果您沒有自來水或肥皂,該如何勤洗手? 如果您住在貧民窟或難民營中,如何與人保持社交距離? 如果您要逃離戰火,能不越過國界嗎?如果那些健康有問題的人早已無法負擔或獲得所需的治療,該如何採取額外的預防措施?

 

每個人都受到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以下簡稱冠狀病毒病)大流行的影響,但某些人可能比其他人更首當其衝。

 

在無國界醫生的救援任務中,後勤人員扮演重要的角色,確保我們的醫療隊可以迅速地應對各種各樣的危機。無國界醫生致力實現性別平等,後勤人員卻依然是一個由男性主導的領域。來自比利時的後勤專業人士卡拉(Karla)打破既往的刻板印象,向我們介紹三位女後勤人員如何在南蘇丹嶄露頭角。

當你有成千上萬的病人等著看病,卻只有有限的醫療資源,還有可能為病人提供針對性的醫療護理嗎?

無國界醫生的護士迪亞茲(Darwin Diaz)和帕加魯干(Jose Vincent Pagarugan),被派往孟加拉,在世界上最大的難民安置點工作。

來看看無國界醫生的醫療團隊,如何在富有挑戰性的情況下隨機應變,提供有質素的醫療護理。
 

 

香港助產士李芷殷
 
在南蘇丹馬班縣多羅難民營,無國界醫生是區內唯一提供免費婦產科醫療服務的組織,單在2018年6月及7月,每個月有250至280名婦女到無國界醫生在當地的醫院分娩。當地童婚問題嚴重,女士早於15、16歲時便會結婚、生兒育女。這些年輕婦女的身心發展都未成熟,要順利分娩和學懂照顧新生嬰兒都有一定難度。
 
香港骨科醫生唐頴思
 
7月12日上午九時,在巴勒斯坦加沙北部的回歸醫院。電梯門在三樓打開,一名戴著黑色面紗的母親衝入護士站,要求我們即時替她的兒子穆罕默德看病。
 
他是一名18歲青年。毎次來到位於巴勒斯坦加沙北部的回歸醫院,總是穿著同一件黑色T恤 ,上面寫着「Sunny Boy」,加上他的笑容變得越來越多,所以我暱稱他為「陽光青年Sunny Boy」。 
 
Sunny Boy 在孤兒院長大。他的兩隻門牙呈啡色而且都只剩下半隻。在加沙地帶,牙醫都是私⼈執業,平民百姓著實難以負擔牙科檢查費用。 
 
來自無國界醫生緊急救援支援組的顧翎(Lucie Gueuning),撰述一個可幫助救援人員迅速應對以接觸有需要病人的創新項目。
 
當天災來襲,無國界醫生的救援隊需要快速行動。

克萊克(Hilde De Clerck)是無國界醫生對抗伊波拉最富經驗的醫生之一,在處理伊波拉以及類似疫症爆發方面,有超過10年的工作經驗。克萊克剛剛從剛果民主共和國東部的北基伍省(North Kivu)回來,在那裡最近爆發伊波拉疫情,控制工作困難重重。研發中的新藥問世,或許有助治癒那些染病的人們,但要合乎規範地提供和使用這些新藥,克萊克認為過程不像看起來那樣簡單。

剛果民主共和國北基伍省的曼吉納市(Mangina)在8月1日爆發伊波拉疫情後,卡馬武(Patient Muhindo Kamavu)是無國界醫生第一時間派出的4名經驗豐富的護士之一,與當地衛生部在現場共同應對伊波拉爆發。身為對抗今年兩場伊波拉疫情的老兵,卡馬武目前已結束在曼吉納的工作,轉往北基伍省東北部的布騰博市(Butembo)。在這個有百萬人口的大城市裡,籌備應變工作,以管理染上伊波拉病毒的患者。
Subscribe to RSS - blo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