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實錄

今趟舊凡加克(Old Fangak)旅程,除了完成了改建手術室及醫治了大批傷者外,最大收穫是結識了傳奇人物 Dr Jill。 抵步當日,跟 Dr Jill 在醫院碰過面。她個子小小,長得十分和藹,臉上佈滿流露歲月痕跡的皺紋,蓬頭垢面。頭上的銀髮,束上一對孖辮子。穿上樸素且殘舊的襯衫和長裙,衫袋裡裝滿了用以應診的工具。 經同事介紹下,才驚覺面前這位醫生,是一位巨人! Dr Jill 是位來自美國阿拉斯加的內科醫生,專攻傳染病學。早於八十年代,她便隨無國界醫生到非洲多個國家行醫。其後由於局勢動盪,...
最近南蘇丹的內戰不斷升溫,我們位於博爾(Bor)的團隊收到位於舊凡加克( Old Fangak) 另一無國界醫生項目的求助。 Old Fangak 無國界醫生醫院位於南蘇丹北部,尼羅河支流畔,屬部落衝突的高危地區,從戰鬥前線前來醫院,只能倚靠快艇。最近兩星期,區內的戰鬥頻繁,它們不斷接收大量傷者。可是它們只是一所小型醫院,主要處理內科及傳染病症,缺乏手術設施。考慮到情況的惡化,它們請求我們的手術室團隊幫助,希望能協助成立手術服務,應付當前的需要。 我們的三人團隊,包括我(外科醫生)、麻醉科醫生...
在2016年初,我花了幾個月在利物浦讀了 熱帶醫學文憑 (這是無國界醫生對部分醫生成為前線救援人員的要求之一)。在那段時間裡,我學習到各式各樣我從來沒遇過的寄生蟲和熱帶病感染。當我在也門展開救援任務,這方面的知識隨即在意想不到的情況下,變得非常重要。 某天早上,一個昏迷狀態的10歲男孩被送進我們的急診室。他全身僵硬,姿勢異常,對任何疼痛或言語刺激並沒反應。他的父親說他病了幾天,沒什麼胃口,並逐漸失去了知覺。雖然私人醫生曾給他處方了一些抗生素和其他藥物,但並沒有太大改善。在前線項目裡,...
我在十二月三十一日離開香港往布魯塞爾,到無國界醫生的救援行動中心做出發前簡報後,便飛往尼日利亞的阿布賈,停留一晚後再轉飛到達我工作的地方──博爾諾州(Borno State)首府邁杜古里(Maiduguri)。由於博科聖地(Boko Haram)組織近年來在博爾諾州東北部和尼日利亞政府軍發生戰鬥,致令過百萬人逃離家園,來到邁杜古里躲避戰火,因而導致食物短缺,其中很多兒童更患上營養不良,加上戰鬥摧毀了很多醫療設施,令他們得不到治療。因應這個人道危機,無國界醫生組織在邁杜古里運作兩間醫療中心,...
在去年九月加入無國界醫生(香港)辦事處工作之前,我在電視台的新聞部當了數年編輯,每天隔著電腦屏幕,實時追蹤及撰寫世界大事,總嚮往有天可以親身去自己寫過的地方。這也算是編輯的浪漫吧。故當在新工作中,獲得前往伊拉克採訪的機會,我二話不說就答應了。捧著大大的背包,與一個女攝影師一同踏上前往蘇萊曼尼亞(Sulaymaniyah)之路。 伊拉克這個國家的名字,近年總與戰爭、衝突、恐怖襲擊等詞語連繫在一起。當我站在蘇萊曼尼亞下榻的房子的陽台,望出去一片夕陽,幾近忘了自己身處的是備受衝突蹂躪的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