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民

寫在這篇文章的今天(2022年10月),狂風驟雨,通訊系統傳播警報提示6級暴風,附近難民營山泥傾瀉,房屋倒塌。傍晚時分傳來巨響,是來自難民營的槍聲,大家彷彿已經都習慣了。

今日剛好是來到這裏滿一百日,回想到當初到埗,第一次看到難民營的境況、第一次踏入難民營進行作家訪的感受,仍深刻得彷如昨天。

很多羅興亞人來到這兒已經5年了,今日已有近100萬人在難民營內生活,是世界上最大的難民營之一。5年前這區域是森林,有大樹、大象和各種動植物。

無國界醫生知悉有一艘或多艘船隻在馬來西亞水域附近漂浮,船上載有約160名難民,而他們很有可能是羅興亞人。據報船上有人因缺乏食物或食水而死亡。雖然無國界醫生目前未有任何關於船上人士具體醫療需要的資料,但由於已有呈報的死亡個案,我們認為很可能需要提供緊急醫療援助。 組織呼籲新任馬來西亞政府,立即批准因受區域人道危機影響而逃亡以尋求安全的難民安全上岸,同時必須確保難民上岸後受到保護,以及能獲得醫療護理和其他支援服務。 讓羅興亞人安全登岸可以防止人命損失。他們幾十年來均不獲承認其緬甸公民身份,早已飽受創傷、衝突和歧視的積累影響。此外,羅興亞人在緬甸和其他庇護國都遭受針對性的暴力。...
中非共和國的暴力浪潮此起彼落,迫使人們放棄一切,逃離家園。當地的武裝衝突已持續多年,人們至今仍受其影響。該國最大規模的國內流離失所者營地設在布里亞(Bria),營內很多人難以返回家園,重建因2016年鎮上爆發暴力而被迫中斷的生活。 中非共和國有逾100萬境內流離失所者和難民,佔國內人口近兩成。若要安全重返且永久留在家園,便要克服重重困難,例如局勢不穩、沒錢生活和土地糾紛。該國的武裝部隊獲得盟軍支援,重新控制主要城鎮,但偏遠的村莊仍不時發生衝突。當地人和流離失所者的生活條件仍然相當惡劣。 時至今日,設於布里亞城外三公里的PK3流離失所者營地仍有超過36,000人居住。 2016年底,前塞雷卡(...
在無國界醫生的最新報告中, 揭示在敘利亞東北部霍爾(Al-Hol)營地中有超過5萬人遭受殘酷的長期滯留,其中大多數為兒童。報告提到兩名男童在等候獲准接受緊急醫療護理期間死亡,而更多類似慘劇亦不時發生。 這兩名男童和其他人的故事已收錄在 《進退兩艱:敘利亞霍爾營地的危險與絕望》 。 2021年2月,一名7歲男童因面部和手臂二級燒傷,被趕送無國界醫生在霍爾的診所。 乘車前往醫院急救只需不到一小時的車程,但營地管理人員卻隔了兩天才批准轉介。 男童在武裝押解下被送往醫院,其母親亦未能陪伴在側,最後在送院途中痛苦死去。 幾個月後(即同年5月),一名5歲男童在被貨車撞倒後被送往同一家小型診所。...
即使路上險阻重重,利比亞人仍迫切逃離當地的暴力前往歐洲...... 11月2日,一份由利比亞政府與意大利政府所簽署有關移民事務的諒解備忘錄將自動更新,有效期延長3年。這份自2017年簽署、由歐盟推動的協議,使利比亞海岸衞隊獲得數百萬元的財務和技術資助。該防衞隊於過去5年間在海上已截獲超過10萬名移民,並將他們強制遣返至利比亞的拘留中心,令他們身陷被虐待的惡性循環中。無國界醫生在利比亞及地中海地區執行任務的團隊,親眼見證這份協議資助了這個傷害人們的循環,也多次表明利比亞並非一個能讓海外移民們安全回去的地方。 深夜時份,一艘木製小船在鄰近利比亞海岸的國際水域上,從黑暗的遠方靜靜飄盪前來。...
地中海早前發生海難, 26名倖存者於9月12日抵達西西里島的波扎洛(Pozzallo)港,並接受無國界醫生團隊提供的心理急救。 倖存者均來自敘利亞和阿富汗,他們於8月28日乘坐小船離開土耳其海岸。其後船隻引擎發生故障,他們便在海上漂流了15天。食物和水很快耗盡,而到了最後七天,他們已缺水缺糧。最後船上有六人死亡,當中三人是兒童,包括一位沒有父母同行的11歲兒童。 無國界醫生的團隊一行六人,包括兩名護士和三名文化調解員,而同行的心理學家頓諾(Mara Tunno)說:「我們抵達波扎洛的接待中心時,發現許多倖存者仍處於驚恐和混亂的狀態,有人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登陸。我們首要做的事,...
20多歲的羅興亞青年胡貝布(Hubaib)曾是一位立志在若開邦成為律師的學生。現在他身處孟加拉的科克斯巴扎爾(Cox's Bazar),成為無國界醫生的義工。胡貝布和無數羅興亞人一樣,過去五年都在這所世界上最大的難民營中掙扎求存。 我在橡膠園(Rubber Garden)遇見他,而那裏是無國界醫生在科克斯巴扎爾開設的九所設施之一。當時胡貝布和其他羅興亞義工分享其族群在難民營內遇到的挑戰,可惜的是全球對這場危機的關注卻逐漸減少。這群無國界醫生義工一直支援健康推廣活動,並且蒐集目前難民營內需求的資訊。 我所屬的無國界醫生代表團還有來自澳洲和日本的同事,我們都從羅興亞義工的發言裏,聆聽到他們的想法...
根據國際法,羅興亞人被視為「無國籍」,但這代表甚麼意思? 無國界醫生人道事務統籌巴克(Gina Bark)解釋了無國籍的概念及其對個人的意義。 無國籍人士是指不被任何國家的法律承認為公民的人 。他們不屬於任何國家,不被視為任何國家的國民,沒有任何法律保障,以及基本權利被剝奪。他們也無權享有與公民身分相關的任何權利,這包括幾乎所有的基本和日常活動、教育、醫療、就業、住屋,甚至婚姻、行動自由和政治參與。 試想想你的日常生活,這些其實都是我們每天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亦是生活基本。想像一下,你無法送孩子上學、不能開立銀行帳戶、無權求職 和工作、不能尋求醫療護理、無法租賃或擁有房屋。...
無國界醫生與5位住在孟加拉科克斯巴扎爾(Cox’s Bazar)難民營的羅興亞人對談,了解過去5年他們如何看待被迫離開緬甸後流離失所的生活。他們分別為5歲、15歲、25歲、45歲和65歲,代表三代活在難民營內的羅興亞人,而他們亦是無國界醫生現時或以往的病人。 5 - 我渴望和平 「我們從緬甸的家鄉逃走時,我的雙胞胎女兒─安琪思(Ankis)和芭哈兒(Bahar),都還只是6個月大的嬰兒。我帶著她們逃跑,當時除了身上的衣服,甚麼都沒帶。」 殺戮行動開始後,我們無法再待在緬甸,我們必須自救。軍方殘忍地殺害羅興亞人,並燒毀他們的房子。 甚至在我們2017年離開前的兩年,年輕人就會被抓走和虐待。...
過去30年,我的工作一直圍繞緊急情況和人道危機。然而,當我置身孟加拉科克斯巴扎爾(Cox’s Bazar)這個現時世上最大難民營內的「山上醫院」,頓時被這個臨時設施的龐大規模震懾。脆弱的竹棚和膠棚裏擠滿了人,外面被長達數公里的鐵絲網包圍。 緬甸軍方展開殘酷的暴力行動至今已五年,此際我想起一位帶著六個小孩的羅興亞人母親。她說:「軍隊殘忍地殺害羅興亞人,燒毀我們的房屋……現在我們都住在難民營裏。這五年的生活過得真苦……」 羅興亞人活在苦難之中:他們在緬甸遭到迫害;在孟加拉遭到圍堵拘禁;在馬來西亞等地遭到販運並成為非法移民。他們的慘況,很快地變得猶如一個無人願意把它移離爐火的壓力鍋,...
Subscribe to RSS - 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