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s
Eng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Toggle navigation
關於我們
宗旨
我們的工作
無國界醫生(香港)
我們的財政
出版
無國界醫生公告
前線新聞
新聞
救援實錄
前線焦點
捐款支持
捐款方法
救援補給站
基金會
遺產及保單捐贈
實物捐贈或服務贊助
街頭募捐計劃
更新通訊資料
捐款常見問題
你的參與
我們的活動
企業籌款
學校參與
為我們籌款
捐款箱
訂閱我們的通訊
互動體驗
Close
加入我們
立即捐款
首頁
香港救援人員
香港救援人員
李芷殷
2019年01月07日
南蘇丹︰若生於香港,結局或不一樣…….
香港助產士李芷殷
在南蘇丹馬班縣多羅難民營,無國界醫生是區內唯一提供免費婦產科醫療服務的組織,單在2018年6月及7月,每個月有250至280名婦女到無國界醫生在當地的醫院分娩。當地童婚問題嚴重,女士早於15、16歲時便會結婚、生兒育女。這些年輕婦女的身心發展都未成熟,要順利分娩和學懂照顧新生嬰兒都有一定難度。
閱讀更多
唐頴思
2018年12月07日
加沙︰陽光青年
他是一名18歲青年。毎次來到位於巴勒斯坦加沙北部的回歸醫院,總是穿著同一件黑色T恤 ,上面寫着「Sunny Boy」,加上他的笑容變得越來越多,所以我暱稱他為「陽光青年Sunny Boy」。
Sunny Boy 在孤兒院長大。他的兩隻門牙呈啡色而且都只剩下半隻。在加沙地帶,牙醫都是私⼈執業,平民百姓著實難以負擔牙科檢查費用。
閱讀更多
唐頴思
2018年12月07日
加沙︰父母心聲
香港骨科醫生唐頴思
7月12日上午九時,在巴勒斯坦加沙北部的回歸醫院。電梯門在三樓打開,一名戴著黑色面紗的母親衝入護士站,要求我們即時替她的兒子穆罕默德看病。
閱讀更多
柳天蕙(Beatrice)
2018年08月23日
馬來西亞可透過保護羅興亞難民展示地區性領導作用
無國界醫生馬來西亞項目總管柳天蕙
今年8月25日,是歷年以來最大批羅興亞難民逃離緬甸若開邦的一周年。緬甸政府針對羅興亞人進行的新一輪「清剿行動」,導致超過70.6萬名羅興亞人為逃避駭人的暴力事件而走難至孟加拉。現時,約有91.9萬名羅興亞難民棲身在孟加拉,這是緬甸數十年來具針對性的歧視政策積累的後果。
閱讀更多
伍有德 Peter
2018年07月05日
「我不是一名好醫生」
伍有德醫生是來自香港的急症室醫生。他在2017年6月展開他首個無國界醫生救援任務,前往摩蘇爾以南的城鎮哈曼阿里爾(Hammam Al Alil),應對來自摩蘇爾的流離失所人口龐大的醫療需要,包括對創傷後外科護理的需求。同年12月,他再次跟隨無國界醫生到敘利亞北部的塔勒艾卜耶德進行救援任務。
「TA ER MD」
閱讀更多
陳健華(Akin)
2018年06月05日
敘利亞塔勒艾卜耶德救援:大膽的承諾
陳健華醫生
外科醫生
十八年後重回敘利亞領土,感觸實在良多。
閱讀更多
林素靜(Susan)
2018年03月29日
阿富汗:前線救援項目的人力資源管理
當知道我第一個參與救援任務的地方是阿富汗,要由一個全無戰亂、非常安穩的城巿,前往一個戰亂國家,難免有點心驚膽跳。我的前線職位是人力資源經理,主要是到位於阿富汗不同省份的四個無國界醫生救援項目,支援當地負責人力資源管理的同事。
閱讀更多
伍有德 Peter
2017年07月21日
伊拉克哈曼阿里爾:戰爭的樣貌
我之前在香港的急症室工作,有時會聽到朋友形容那裡宛如「戰場」。那時我會笑著認同他們。
我從未知道那時我有多錯。
在香港,我可能會為呼吸困難的老年男人診症,也可能會見到腹痛的年輕男人;我亦可能會見到懷孕初期陰道出血的少婦,或是發燒和流鼻水的小孩。
閱讀更多
陳詩瓏
2017年07月03日
南蘇丹博爾救援:沒有理所當然的事
深夜,醫院接收了一個受槍傷的病人,需要進行緊急手術。在博爾,由電力供應到手術袍、儀器等手術前的大小準備都需要親力親為。燃料在戰時一般都很缺乏,燃料價格居高不下。在這裡做手術時戴著頭燈是很基本的,因為這裡隨時停電,你的頭燈絕對有助化險為夷。
閱讀更多
陳詩瓏
2017年06月28日
南蘇丹博爾救援:就地取材
在博爾(Bor)的日子,身高的確為我帶來了一些有趣的挑戰 。
甫下機抵達首都朱巴 (Juba) ,南蘇丹入境櫃台人員根本不相信我的年紀,以為我只是個15歲的女生。這也很難怪吧,據說,南蘇丹其中一個部族丁卡族(Dinka),不論男女,族人平均身高約1.8米。而我?相對於他們,個子小得根本沒人相信我是成年人,入境處人員死都不讓我過關。最後足足花了兩個小時,他們才證明到我的護照不是偽造的,我才能順利入境。
閱讀更多
previous
1
2
3
4
5
6
7
8
9
…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