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實錄

在無國界醫生的救援任務中,後勤人員扮演重要的角色,確保我們的醫療隊可以迅速地應對各種各樣的危機。無國界醫生致力實現性別平等,後勤人員卻依然是一個由男性主導的領域。來自比利時的後勤專業人士卡拉(Karla)打破既往的刻板印象,向我們介紹三位女後勤人員如何在南蘇丹嶄露頭角。 卡拉和她的後勤人員同伴。© MSF 「總體來說,不管是在無國界醫生還是其他地方,後勤部門都由男性主導。舉個例子,無國界醫生583位來自英國的後勤專業人士中,83%都是男性。」 2019年3月至9月,我在南蘇丹馬班(Maban...
當你有成千上萬的病人等著看病,卻只有有限的醫療資源,還有可能為病人提供針對性的醫療護理嗎? 無國界醫生的護士迪亞茲(Darwin Diaz)和帕加魯干(Jose Vincent Pagarugan),被派往孟加拉,在世界上最大的難民安置點工作。 來看看無國界醫生的醫療團隊,如何在富有挑戰性的情況下隨機應變,提供有質素的醫療護理。 每天大量的病人讓人不知所措 一般而言,我們會在一周開始和結束時接收較多的病人,在孟加拉,那就是周日和周四。在無國界醫生位於賈姆托利(Jamtoli)...
香港助產士李芷殷 在南蘇丹馬班縣多羅難民營,無國界醫生是區內唯一提供免費婦產科醫療服務的組織,單在2018年6月及7月,每個月有250至280名婦女到無國界醫生在當地的醫院分娩。當地童婚問題嚴重,女士早於15、16歲時便會結婚、生兒育女。這些年輕婦女的身心發展都未成熟,要順利分娩和學懂照顧新生嬰兒都有一定難度。 ©Vivienne Chan/MSF 猶記得我在多羅難民營第一次協助分娩的婦女只有15歲,那是她的第一胎。由於她接受過南蘇丹盛行的傳統女性割禮,部分生殖器被縫合,令分娩過程倍添困難。...
香港骨科醫生唐頴思 7月12日上午九時,在巴勒斯坦加沙北部的回歸醫院。電梯門在三樓打開,一名戴著黑色面紗的母親衝入護士站,要求我們即時替她的兒子穆罕默德看病。 我翻查穆罕默德的醫療紀錄,他今年16歲,5月14日因嘗試越過用來分隔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圍欄而脛骨中槍。穆罕默德已接受緊急清創手術,骨折的部位亦已用石膏固定,覆診日期訂在兩天後。為何他的媽媽這麼緊張,要求我們馬上為他診治呢? 穆罕默德的媽媽揭起她的面紗,露出一對水汪汪的藍眼睛——那是我喜愛的藍寶石色,但雙目卻空洞無神。穆罕默德的媽媽說:「...
他是一名18歲青年。毎次來到位於巴勒斯坦加沙北部的回歸醫院,總是穿著同一件黑色T恤 ,上面寫着「Sunny Boy」,加上他的笑容變得越來越多,所以我暱稱他為「陽光青年Sunny Boy」。 Sunny Boy 在孤兒院長大。他的兩隻門牙呈啡色而且都只剩下半隻。在加沙地帶,牙醫都是私⼈執業,平民百姓著實難以負擔牙科檢查費用。 以色列嚴格控制加沙地帶的燃料和其他必需品進口,例如由以色列向當地供電,每天最多只有4至5小時有電力供應。加沙地帶的飲用水亦不足夠,又被鹽分和污水嚴重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