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實錄

來自無國界醫生緊急救援支援組的顧翎(Lucie Gueuning),撰述一個可幫助救援人員迅速應對以接觸有需要病人的創新項目。 當天災來襲,無國界醫生的救援隊需要快速行動。不過,在緊急情況取得準確和最新資訊,以評估災區的實際情況和所需的應對措施,很多時候都並非易事。 無國界醫生的救援隊一直在尋找創新的方法,去解決人道救援工作所遇到的挑戰。當初我加入無國界醫生時,便對如立體印刷、無人機,甚至遠程醫療等涉及科技的項目產生興趣。這範疇令人著迷。 然而,在無國界醫生(香港)辦事處,...
克萊克(Hilde De Clerck)是無國界醫生對抗伊波拉最富經驗的醫生之一,在處理伊波拉以及類似疫症爆發方面,有超過10年的工作經驗。克萊克剛剛從剛果民主共和國東部的北基伍省(North Kivu)回來,在那裡最近爆發伊波拉疫情,控制工作困難重重。研發中的新藥問世,或許有助治癒那些染病的人們,但要合乎規範地提供和使用這些新藥,克萊克認為過程不像看起來那樣簡單。 「當我們向病人們提供其中一種新藥時,會告訴他們藥物可能帶來哪些益處,並指出我們並不能夠保證它一定有效。我們會解釋新藥有什麼副作用...
剛果民主共和國北基伍省的曼吉納市(Mangina)在8月1日爆發伊波拉疫情後,卡馬武(Patient Muhindo Kamavu)是無國界醫生第一時間派出的4名經驗豐富的護士之一,與當地衛生部在現場共同應對伊波拉爆發。身為對抗今年兩場伊波拉疫情的老兵,卡馬武目前已結束在曼吉納的工作,轉往北基伍省東北部的布騰博市(Butembo)。在這個有百萬人口的大城市裡,籌備應變工作,以管理染上伊波拉病毒的患者。 「8月2日那天,我接到一通電話,説剛果又爆發了伊波拉疫情,而無國界醫生已經準備好應對。...
無國界醫生馬來西亞項目總管柳天蕙 今年8月25日,是歷年以來最大批羅興亞難民逃離緬甸若開邦的一周年。緬甸政府針對羅興亞人進行的新一輪「清剿行動」,導致超過70.6萬名羅興亞人為逃避駭人的暴力事件而走難至孟加拉。現時,約有91.9萬名羅興亞難民棲身在孟加拉,這是緬甸數十年來具針對性的歧視政策積累的後果。 過去一年,無國界醫生的團隊在孟加拉進行了超過65萬次診症,醫治的大多數是羅興亞人。有羅興亞難民向我們在科克斯巴扎爾(Cox’s Bazar)的團隊講述在緬甸發生的嚴重暴力事件,...
王瑋,無國界醫生「病者有其藥」項目中國顧問 2018年6月19日,無國界醫生向中國國家智慧財產權局專利複審委員會提交了專利無效請求,認為丙肝藥物維帕他韋(Velpatasvir)的化合物專利為已知技術,不符合中國專利法授予專利的條件,請求宣告無效,以允許本土生產和進口其仿製藥,讓更多丙肝患者能夠獲得可負擔的治療。 1. 什麼是專利挑戰? 各國專利法都有允許公眾挑戰專利申請和已授權專利的程式,並闡述其所挑戰專利不符合專利保護的理由。在中國,專利挑戰由中國國家智慧財產權局專利複審委員會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