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實錄

耶甘(Arunn Jegan)是一名澳洲籍的項目統籌,他剛剛完成第二次的任務,從也門塔伊茲回來。 無意義的暴力、沒有法律的環境、厭倦衝突但堅強的人們,混亂的國家:以上都是到達也門之前的內心感受。但塔伊茲卻是希望及和平的最後堡壘。城內的市民都說:「如果塔伊茲失守,我們的未來也會失守。」 塔伊茲是也門的第三大城市,被戰爭前線分隔。也門人每天暴露在暴力的環境當中,日夜間連續不斷,刺耳的炮轟聲和槍聲已成常態。我記得今年一月有連續兩個星期,我們每分鐘都聽到五次爆炸聲。 時至今天,...
伍有德醫生是來自香港的急症室醫生。他在2017年6月展開他首個無國界醫生救援任務,前往摩蘇爾以南的城鎮哈曼阿里爾(Hammam Al Alil),應對來自摩蘇爾的流離失所人口龐大的醫療需要,包括對創傷後外科護理的需求。同年12月,他再次跟隨無國界醫生到敘利亞北部的塔勒艾卜耶德進行救援任務。 「TA ER MD」 這是他們貼在我手機上的標籤,象徵著我是負責塔勒艾卜耶德急症室的急症科醫生。不論好壞,這代表我負責這間急症室所有病人的第一線治療。 我們接收了很多病人。有些是被煤油暖爐燒傷的小童和女人,...
維馬爾,無國界醫生搜救船「Aquarius」號上的項目統籌 「我們目前正位於馬耳及西西里島海岸之間的國際水域。船上有629人,當中11個是兒童,123個是無人陪伴的未成年人,還有超過80名婦女和七名孕婦。這艘船上擠滿了人,而且已經超載了。獲救的人身體狀況非常虛弱,大多都筋疲力竭,他們已經在海上待了超過48小時。」 他們的醫療狀況目前還算穩定,但假如沒有進一步醫療護理,有些病人的狀況可能會惡化。我們已經治療了好幾個嚴重個案,包括差點溺死的人,並有燒傷傷者,這些人經急救後已恢復知覺,...
無國界醫生拉卡診所的醫療事務經理林振錫(Dr Lim Chin Siah ,圖中)和兩名敘利亞籍的同事。 ©Lim Chin Siah 無國界醫生在拉卡診所的醫療事務經理林振錫(Dr Lim Chin Siah ) 每天早上我會步行往無國界醫生在拉卡(Raqqa)的診所。我和團隊會以簡報展開新一天的工作,包括安全事宜和醫療工作進展的彙報,之後我會培訓當地同事和處理行政事務。 無國界醫生的創傷中心設於拉卡的市中心,方便有醫療需要的人們就診。©Diala Ghassan/MSF...
陳健華醫生 外科醫生 十八年後重回敘利亞領土,感觸實在良多。 公元二千年,我還只是個醫學院一年級生。於學期結束後,花了近兩個月當過不同的暑假工。日間分別當上速遞送貨員及跟車倉務員,晚上替中學生補習應付香港中學會考和香港高級程度會考。好不容易賺到了些盤川,隨意的買了張特價機票,數天後便膽粗粗的背上個背囊,花了近兩個月由土耳其經敘利亞、以色列、約旦,一直流浪到埃及。當年的敘利亞還未有戰事發生,境內一片和平,走在街上當地人都會向你報以微笑問候,有的會跑過來跟你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