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實錄

陳詩瓏醫生(Shannon)於2016年在南蘇丹首次參與無國界醫生的救援任務,2019年12 月,她到也門穆哈前線醫院參與第二次救援任務,負責醫院的外科部門和培訓當地人員。人民要在穆哈地區獲得醫療服務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有一次,一群無辜的孩子被地雷誤炸,傷亡慘重,讓她感受尤深。 在穆哈,對許多因衝突而流離失所的也門人來說,僅僅走到街上也有可能危及生命。事故涉及9名在街上玩耍的孩子,年齡介乎9至13歲,其中一人踩中地雷,導致再多兩枚地雷相繼爆炸。孩子們未及逃跑,地雷已爆開。...
「你好嗎?」 是我在過去近3個月與無國界醫生一起走入社區,為弱勢社群進行有關2019冠狀病毒病的健康教育對談和心理健康工作坊時的開場白。不論對象是獨居老友記、難民還是清潔工等,他們的回應都是: 「我不太驚,但我很驚我會傳染給家人! 」他們簡短的答案,總令我感到心酸。 畢竟2019冠狀病毒病是一個全新的病,別說是短時間內會有特效藥,就連對應方法大家都是摸著石頭過河。「隔離」二字已成為日常作息的代名詞,在病毒面前,每個人都有被感染的風險,但對於某些人而言,他們最擔心的,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身邊最愛...
自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爆發以來,個人衛生用品的質素及安全問題備受關注,消毒酒精亦是其中之一。2020年2月,香港海關曾檢獲一批消毒酒精,甲醇含量高達52%;消委會最近也在24款消毒酒精樣本中驗出6款含有微量甲醇(0.007%至0.0336%)。 甚麼是甲醇? 甲醇是有機溶劑,常用作工業酒精和燃料,由於透明無色,味道也似一般醇類酒精,我們難以憑氣味及顏色辨別甲醇。甲醇最常經口服吸入、也可經呼吸道吸入或皮膚接觸被人體吸收,代謝為甲醛,繼而再轉化為含有劇毒的甲酸及甲酸鹽。吸入過量甲醇會導致細胞壞死...
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護理院舍中,古布洛姆(Stephanie Goublomme)負責統籌無國界醫生應對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的工作,她分享了她團隊的所見所聞,以及為護理院舍員工提供支援的重要性。 那天,我和某間護理院舍的主管通話,顯然他十分苦惱。他的其中一位院友正受2019冠狀病毒病折磨而需要住院治療,但急症服務卻醫院實在沒有床位而拒絕收治他。 當護理院舍主管表示無法處理該名老先生的醫療護理時,急症服務卻說他們也無計可施,並小聲建議他直接提高老先生的嗎啡劑量。...
2月底,非洲錄得了首個2019冠狀病毒病病例。時至今日,新型冠狀病毒已經蔓延至非洲54個國家中的42國。 布基納法索、塞內加爾和喀麥隆都在最受影響的國家之列,已經出現了本土傳播的病例,並準備了應對疫情。 無國界醫生駐塞內加爾達卡(Dakar)的西非項目經理喬布醫生(Dr Dorian Job)講述了當地現狀和我們關注的重點。 最近幾周內,隨著新型冠狀病毒的快速散播,非洲國家的準備工作已經上了國際新聞的頭條。 但你應該會疑惑:老實說,有哪個國家真的準備好了呢?環看今日的歐洲,特別是意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