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實錄

12個小時飛到阿姆斯特丹,接著11個小時飛到盧旺達首都基加利(Kigali),之後是超過7個小時的車程,終於到達剛果民主共和國東部邊境附近的大城市布卡武(Bukavu)。 我原本的計劃是飛到金比(Kimbi)的盧林巴(Lulimba)項目,在那裡多花點時間培訓當地醫生。不過我剛好錯過了每周只有一班的周三航班,與其無所事事地等待一星期,我決定自願坐車前往鄰近的巴拉卡(Baraka)項目,先去做些評估。為了在天黑前到達,我們在今天早上6時出發,接下來是約8小時的車程。...
在巴基斯坦俾路支斯坦省的杰曼,走在街上,要找到婦女的蹤影,並不容易。縱然給你找到,她身旁總會有位男性親戚伴隨,並且戴上了面紗,看不見她的容貎。她們通常都守在家裡,不能隨便到醫院檢查,也難以知悉原來無國界醫生有一間可以提供產前檢查和接生服務的診所就在附近。 那麼,究竟怎樣才可以在杰曼這樣的地方,讓婦女們知道我們有婦產護理提供、令她們受惠呢? 去年,無國界醫生的醫療團隊在俾路支斯坦省的三個項目,共為近14,000名孕婦,提供至少一次的產前檢查,以及協助近9,000名孕婦分娩,其中4,...
這是我第8次參與無國界醫生的救援任務,目的地是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南基伍省(South Kivu)。我將在那裡逗留3個月,主要負責培訓當地醫生,提升他們的外科專業技術。 情況有點奇怪。對我來說,這一切好像例行公事,我對出發前往救援任務並不感到興奮。可能我需要一些啟發,讓我有更強的意志和動力,幫助那些我在生命旅程中遇到的有需要的人。但願我在未來3個月裡,能夠找到這渴望已久的靈感和啟發。 說到剛果民主共和國,你們可能會感到驚訝。這個國家遭受現代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人道危機,在過去20年間共有400萬人死去...
三個月前收到第二次任務通知,地點是南蘇丹尼羅河邊一個小城市邁盧特(Mellut);職位是基地後勤。這是一個小規模的緊急項目,主要工作是在難民營開設診所,提供初级醫療護理(Primary Health Care)。 項目上許多後勤設備都不符合無國界醫生的標準,日常管理亦亂七八糟。電力方面,没有配電箱、漏電保護斷電器和接地;水利衛生方面, 没有污水處理系統和廢品處理系統;發動機和汽車方面,没有定期保養和零件存貨。這些問題讓我每天都提心吊膽,總覺得隨時會出現大問題,就像手握多個計時炸彈一樣。...
在伊波拉治療中心內,區域嚴格地被劃分為高風險區,低風險區及外圍地帶,即未知風險區。只有醫護人員及認可的後勤支援人員方可進入高風險區內工作。每次進入,都必需穿上全套保護裝備及嚴格遵守防感染措施。一套完整的保護裝備包括外科手術衣及褲子、膠靴、兩對手套、口罩、頭套、圍裙、護目鏡及那件密不透風的保護衣,但這套保護裝備的真正重量卻遠不止於此。 我記得有次,當我穿好保護衣準備進入高風險區時,同事邀請我跟他們一起祈禱,我說不用了,因我沒有宗教信仰,他們卻說 :「來吧,我們是一隊的,一起祈禱,...